
写在前面 —关于珐琅艺术
珐琅是舶来品,英文名叫"enamel",珐琅作为源远流长的艺术,可追溯至公元前六世纪,由当时的希腊和埃及人以玻璃粉在黄金上装饰的手工艺品流传至今。珐琅又名景泰蓝。它是以紫铜、白银或黄金(由于黄金价格昂贵,极少见黄金胎珐琅器)作胎,用石英、长石、铅丹、硼砂等矿物硅酸盐釉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分别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釉料点画作装饰的一种艺术品。珐琅与矿物质结合后的熔点与色彩表现很难掌控。整个工艺流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哪怕是出现最为微小的瑕疵,都会导致前功尽弃,一旦出现颗粒或裂纹就必须报废。涂抹每遍釉料时珐琅大师都必须依照丰厚经验精准用笔,想要呈现的效果决定釉料的厚度,每加温一次,珐琅质便收缩一次,颜色也会发生改变,当理解在窑内的30道烧制工序,任何一道都可能会产生燃烧,起泡或者爆炸。由于不同的珐琅釉料各自的熔点有细微的差异,结合在一件珐琅作品上,需要对温度、应力、表面张力等材料的物理性能有着精准的把握,要制成一件完美的珐琅作品,需要有着极强的手工操作能力,经历多次失败,才能制成一件色彩绚丽的珐琅艺术品。
上一篇: 城耀—李若姮个展
下一篇: 芥子须弥·开化——高平开化寺宋代建筑与壁画数字艺术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