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艺术家程瑞珍,自1985年起便踏入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殿堂,师从多位艺术大家,包括吴冠中、张仃、叶浅予、刘巨德等。她的艺术生涯始于对装饰绘画的深入学习,并逐渐过渡到油画创作。2015年,程瑞珍重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深造,此后几年间,她不断在国内外进行写生和研究,其作品风格也愈发成熟和多元。
程瑞珍的绘画介于主观与客观之间。画面中多以自我的视角、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捕捉到了自然界中那些令人惊叹的瞬间,如城市景观,生活街角,静物花卉,人物情绪等都可能成为她所描绘的对象,且一切尽在她的体悟之中;从风格表现而言,介于具象与意象之间,表现与写实之间,通过对线条、色彩和笔触的大胆运用,展现了自然界中那些令人惊叹的瞬间。例如,《鸢尾花》系列、《存在》系列以及《威海新家村》等作品,都体现了她在自然观察中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生命活力的深刻感悟。
现代主义的核心是反叛传统和追求创新。程瑞珍的绘画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是经过个人的思考后,从多元的视角去寻求画面中不同意味的可能性。她的作品既具有装饰性的色彩运用,又不乏对自然深层次的观察和思考。尤其是在处理自然主题时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追求。因此,从她的画面中也能够感受到,她始终在尝试把那些对立的两极进行有机的整合,通过这一系列“有意味”形式的作品,实现她对艺术追求的目标。
(节选自《自然的形式——程瑞珍的艺术探索与创作分析》)文/李裕君 )
上一篇: 穿越现实
下一篇: 越冬|一场关于现实的迭奏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