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难能 所以可贵
文 / 邱健彬
当下,社会经济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信息化时代来临了,地球也变成“村”了,一切节奏都快了,中国传统书画印这种本该“慢修”的艺术也跟着“赶快”起来了。各类书法、国画、篆刻艺术活动众多,你方唱罢我登台,热闹非凡。百花齐放,万紫千红,芳菲无限尽。
然而,中国书画印创作讲究综合修养的传统文脉,却一日不如一日,消磨殆尽。为什么呢?因为讲综合修养太慢,见效慢,出成绩慢,出成就更慢,不合时宜。所以,很多人选择性地放弃。慢慢地,写国画的不练书法;写书法的不学国画;搞篆刻的不研古文,更不要说什么诗词书画印,琴棋文史哲……中国历代书画大家所讲究的综合修养,已少有人问津。传统意义上的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概念,似乎都是落后的陈年旧事,只有摆放在博物馆里的历代书画家的作品才能欣赏体会到,当代已经不可多见。前几年无意中见过相关报道,现在有些美术院校的教授都不提倡国画专业的学生写书法了,更遑论成为必修课。讲究综合修养,不啻上青天!
那么,中国书画印创作讲究综合修养的传统文脉,真的被当下生活的现代化,节奏的快速化给颠覆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还是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在坚守着。因此,为增强文化自信,守正创新,赓续传统艺术文脉。我馆从2023年开始,主导策划举办文以载道——当代全国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每位受邀的艺术家须具有较高的综合修养,国画、书法、篆刻、诗文至少创作二种以上参加展览,能以诗、书、画、印一起参展,更妙。我们提倡艺术家以综合修养抒发性灵,作品入古出新,内涵深厚,各具特色且文质彬彬。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朋友们通过欣赏参展作品,能充分感受到每位艺术家的综合修养和艺术魅力。
中国书画印创作讲究综合修养,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文脉,历代书画印大家无一不是这一传统文脉的传承者和光大者,如王摩诘、苏东坡、赵子昂、董其昌、赵之谦、吴昌硕、金农、齐白石、黄宾虹、李叔同等等,中国传统书画印艺术之所以能成为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当中熠熠生辉,正是因为有历代的这些书画大家对传统文脉的坚守和赓续。中国书画印,讲究意境,技进乎道,突出一个品字,作品要有品格,格要高意要远,要妙趣横生,要耐人寻味。像一壶老茶、老酒,入口绵醇且意味深长。这一切,只有艺术家把深厚的综合修养融会贯通渗透在作品里面,通过作品的感发才得以实现。讲究综合修养,不是继承和发扬传统书画艺术唯一的路,但一定是最重要的路。
书如其人,画亦如是。一点一划皆是艺术家综合修养的体现。讲究综合修养,因为难能,所以可贵,唯其可贵,我们才必须坚守。坚守书画同源的文脉,坚守综合修养的初心。所以,文以载道——当代全国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我们将一以贯之年年举办,总结经验把展览办好。为弘扬中国传统书画文脉做些事,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尽份力。
本届展览得到著名艺术家鲁慕迅、廖宗怡、何昌林、梁照堂、姚鸣京、李晓军、周汉标、马顺先、韩璐、许敦平诸位先生的热情参与,在此一并表示谢忱!
(邱健彬: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副馆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