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谁问秋风,何处是江南?
在满城缤纷黄金甲、诗性赏秋的日子里,“江之南、河之南,岁月如画,王敬贤教授画展”,终于以一种别样的温暖和情怀,回到了画家曾经工作过的校园,向师生们诉述他炽热的艺术情怀。
王敬贤教授196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是著名的水粉、水彩画画家。大学毕业之年即来到刚刚建院的苏州丝绸工学院任教,在此教书育人二十余载,1984年调往他的家乡郑州轻工业学院任教。他的绘画代表作《世纪辉煌小浪底》入选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秋盈门》入选中日联合举办的“中国的四季”画展,获银奖,作品被日方收藏。其他作品也多次入选全国各种大型展览。王敬贤教授现在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作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创办初期原苏州丝绸工学院为数不多的美术专任教师之一,王敬贤教授曾经在此辛勤耕耘多年,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做出了贡献,桃李满天下。
今天的画展,每一幅作品都展现了一位富有激情的画家对美妙大自然的深情歌唱。无论是在雄浑敦厚之天堑、涛涛河水接天边的黄土地,还是在绿水青山、轻歌曼舞、茶香四溢的烟雨江南,王敬贤教授都以他敏锐的视野、缤纷的色彩、跳跃的笔触让人沉醉。画家情似瀑布萬里泻,或风景、或花卉,随着那秋风到了江南。
饮水思源,今天每一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都应该时刻铭记64年办学历史中,集聚了几代美术和设计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凝练出历尽沧桑、筚路蓝缕、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铸就了艺术学院发展不平凡的今天。
杰出校友、同样曾经工作于此的美籍设计家刘晓萍教授,提议能否邀请王敬贤教授回到他曾经工作过的母校办一次画展,用以回溯学院深厚的办学历史底蕴,褒奖那些曾经为学院初创时期做出贡献教师的艺术精神,赓续美术与设计教育的深远文脉。刘老师的提议和“太湖雪”胡老师的支持,得到了现任学院领导的积极响应,这一画展得以顺利举行,在此需要致谢。
春与秋的江南存在,对于美术教育家、画家王敬贤教授而言,仿佛是根植于绘画艺术的文化土壤,浸润着黄河文化的芬芳,用他的艺术理想,绘就了时时梦呓着的魂牵梦绕、风景如画的江南。白居易有词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秋天的江南,是否又是另一番景象?
写在王敬贤教授画展之前,以为赘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