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的记忆
视觉与诗意 -- 中国当代绘画展导言
郭元平
能在佛罗伦萨具有历史文化记忆的场地- “但丁之家” 艺术家协会展厅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展,非常荣幸。我和策展人将 “视觉与诗意 -- 中国当代绘画展” 作为这个展览的标题, 是来自中国艺术本体的诗画同源的特征, 还有就是当我看到参展的六位艺术家在所提交的参展作品, 几乎都选择了以中国文化的语境和水墨画的表现形式,使我有些不解,因为其中参展的艺术家中不乏知名的油画家. 当我深入阅读每个艺术家的作品时,我感受到他们的创作都蕴含着巨大的激情, 所以他们需要挥洒, 快速地,不受束缚地自由图绘, 此时,水墨或许就是抒发情感的最佳媒介, 而这些作品的巨幅画面, 展示出的便是令人动容的诗句。
近十几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全球化的碰撞, 中国艺术家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 参加国际艺术展会, 也使他们看到了西方当代艺术的状况,这样他们能够更加冷静地对当代艺术进入了重新思考与选择。 一些青年艺术家开始有意识地从表达意识形态中脱离出来, 去探索更广阔的与自然相关,与生命相关,人类命运相关的命题,并将之与其艺术的形式相契合,这也是近年来中国艺术和文化的趋势。
钟飙作为当代艺术的追溯者, 近年来他将目光转入对自然本体论的表达,其作品侧重于对幻想空间的营造, 画面中使现实的图像碎片化,与各种曾经的或未来的场景相映成辉,共同构成了一个灵幻玄妙的世界。在这里展出的钟飙的水墨画, 是从他油画创作中分离出来的,宣纸的渗透性与墨色的沁染效果,使其表达更加自由率性, 画面中烟云弥漫, 光影迷幻的视觉效果与他所表达的主题相契合。
在对当代艺术形式感的探索中, 卿泰卯给出了一种实践方案:传统意象+材料语言+空间装置。他笔下的太湖石内有苍松秀竹,盘枝错节地与太湖石共生的自然景观的启示。他使用浓厚的墨色显露出山石自然材质朴实无华的宁静, 伴随着充满岁月感的沧桑, 犹如完成了时代上的穿越。为了保持自然形态的原创性, 艺术家将完整的画面剪裁与重构,令画面变成多边体,形成的可延伸,可自由重组的形态,令静态画面呈现出一种奇妙的戏剧感。
冯晓宏的绘画力图将色彩的情感化, 他想表现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关系。他的《万象·浸》系列作品通过对色彩的纯粹性本质的发掘来表现“广”与“微”两种视觉经验,以色彩的融合、浸入、冲突、流变、等方式,表现出自由的、偶然的、随机的创作状态,在寻找作品新的语言逻辑的过程中,也获得了艺术本体语言固有经验之外的更多可能性和未知。同时,通过绘画与观者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引导观者思考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所体验到的生命情感与情绪。
艺术家所成长的时代, 人生和艺术经历, 决定了他们艺术道路的选择,也决定了他们的艺术风格. 60年代出生的中国艺术家经历了80年代改革开放, 高速发展的现代化都市,商业空间,生活方式, 中国人被西方流行的当代艺术所吸引. 那些曾受到西方传统的绘画基础训练的中国艺术家们思考的是: 如何面对当代的审美需求? 如何在国际艺术展厅中展现当代中国文化的面貌?
郭志刚这位来自文化古都西安并有十几年在武汉和宜昌教授绘画,是位具有深厚绘画功底的艺术家, 近十几年来他潜心探索中国美学思想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表达方式, 将中国传统的水墨与当代审美需求相融合,以新的构图和新技法展现。他给我们带来的气势宏大的三联画 <千秋 雨> ,表现出大自然的亘古永恒。 画面精纯深湛,挥洒淋漓的笔墨使人联想到绘画语言充满诗意。展示出他理想中的“东方性”艺术特质, 即集历史文脉相承的博大精深。
展厅中那两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语境的长卷画面, 是艺术家雷子人的作品, 他借用中国传统的木板水印的延展性,色彩的可变性, 对应大自然季节更迭中艺术家内心情感的抒发: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 “ 年年踏雪探梅开,二月今年始见梅”, 诗意化的陈述, 充满自省和如同盼望万物生长般的对新生活的憧憬. 雷子人说: “我所理解的图像只是一种可能性,它不是一个紧扣主题的现实摹写,也不是纯然臆想的诗意设计。是诗文与社会图像互译又若即若离的存在”。
对于新一代艺术家,90年代出生的张蒙,她尝试使用油彩,而色彩的使用细微而敏感的,甚至清薄,这是她借助画笔展示她所领悟世间的媒介。她的画是抽象的,而她的情感却是如此生动、具象、可感。在她的画作中可以感受到万物能量 “气场”的存在,在她表现的山峦上的白云, 一片清净,在祥和的高空中,远离了大千世界的纷绕,遥远而不可及的境景; 而在表达壮观的江河, 她对焦于汹涌澎湃的波浪,使人联想到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凸显出历史文化,历久弥新的意蕴。
我们在“视觉与诗意 -- 中国当代绘画展” 中展出的六位艺术家, 代表了当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面貌, 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觉上的享受。在北京也有一个与 “但丁之家”艺术家聚集地一样的地方, 那就是北京798艺术区, 在那里有一间北京千年时间画廊, 就是这家画廊把这些艺术家带到了佛罗伦萨,使两地的艺术家在这里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