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长江先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重要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和行业领导者,其长达四十年的专业生涯始终秉持着良好的处事人品和温和稳重的做事风格,无论是作为艺术家,亦或是中央美院的教授,还是中国美协的领导,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行业影响。 在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中,中国艺术家在东西文化大冲突、大融合的时代课题面前,前后三次主动走向祖国西部,不断重新定义着20世纪中国美术对于现代性、民族性、中国性的认知与内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吴长江先生深入青藏高原,从情感深处将自己融入西藏人民,作品主题多为普通的劳作场景,记录平凡的牧民生活,四十年来如“苦行僧”般的西藏行旅以及持之以恒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逐渐呈现出一种与“时代”相疏离的永恒感,以及与“宏大”无关的个体性。他的创作注重挖掘人性的本质,倾向于内心世界的表达。他擅长用简约的中景构图,大面积留白创造出诗意的空间,打破了西藏题材美术创作惯常的粗狂审美范式。李焕民先生曾评价吴长江先生的艺术风格“像他本人一样,具有一种‘书卷气’,清新、含蓄、朴厚、精致。画面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耐人寻味,像一首首悠远的诗。”他开创的抒情写实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乡土美术”热潮中独树一帜。 与此同时,吴长江先生也找到了与其艺术追求完美结合的媒材——石版。相较于其他版种,石版绘制感更强,更接近纸面绘画,吴长江先生以其扎实的素描功底,充分发挥了石版画语言在表现高原生活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高度的概括性。石版画具有较强的制作性,石版颗粒所呈现出的细腻丰富的视觉变化有利于承载画家的感情,更使得画面铺开了一层独属于高原的光感。经过吴长江先生多年的石版研究与创作实践,业界对石版画表现力单一的固有认知被逐渐扭转,石版画特有的表现语言也由此得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023年,四川美术馆形成馆藏版画体系系列研究展览自主品牌“研究与传播——来自神州版画博物馆的礼物”。作为系列的第二个个案,此次展览展出作品除5张馆藏作品外,其余作品、手稿、文献均来自吴长江先生个人借展,这些绘画不仅涵盖了吴长江先生的经典版画作品,也涵盖了先生的部分现场创作。不同于现场写生,现场创作在吴长江先生的艺术实践中并不是收集素材或练笔的过程,而是鲜活的自我感受与现实遭遇的直面与碰撞。画家本人的观察力与瞬间感受,通过去叙事性的绘画表达,很好地保留了初上高原最激动人心的艺术直觉。 “直面高原”意味着吴长江先生与藏族人民生命磁场的不断融合。艺术家以“西行”为创作途径,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方法,逐步形成兼具诗意与省思的艺术生命轨迹。我们希望观众能够通过本次展览围绕吴长江先生“西行”绘画的个案研究,参与、见证当下时代关于时代与个体、民族与情感、艺术与生命等诸多永恒问题的现场讨论。
上一篇: 晋美个展
下一篇: “千里阴山•千古岩画”巴彦淖尔阴山岩画艺术展(内蒙古)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