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的营利组织。企业作为一个实体进行经营活动,当它作为法人存在的时候,则是某种抽象权利主体。企业像是一具不断吸收大量魂魄的躯壳——事实上,躯壳看不见,更可悲的是,灵魂也摸不着,成立的只有《攻壳机动队》标题所示的“壳中魂”(Ghost in the Shell)的定义,或是《美国精神病人》里的主人公Patrick Bateman嘴里的“某种抽象”: “没有真正的我...只有一种存在,某种虚幻的东西...”
今天,每个人都不是自己,而是某种抽象。每一个人都会由自然人成为一件自己名下的资产:一个名字指代着一个身份,一串数字,一种成本,一种生产力,和真正的我是谁没有必然联系。不论是Patrick Bateman,Mimi,还是谁,都由现代社会定义,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名字付出代价。每一个人都需要放弃掉自己的一部分,才能让自己的名字转化为可见可量化的资产。
人即作品。我们是自己属性、定位、价值、资历与成果。我们要清楚自己是谁,时刻对自己估值:在哪个位置,算哪根葱,有几斤几两。而在这个名字之下的我们,其实偷偷藏着一颗敏感而天真的心,我们其实想知道,我们到底是谁。
到底 Who's Mimi?
Mimi通过幽默介入现实,探讨当代社会中个人的多重属性和它们之间的交互——人的角色、身份、个性、位置、用户画像、人格面具之间的角力与联系,极其作为个体的能动性。这件以公司为形式的作品通过观察和反映现代世界的异化,表现人在资产化和去人性化过程中代谢的荒诞与疏离感。
上一篇: 无墙
下一篇: 梦华东京:北宋开封城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