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广东画院创建于1959年,是新中国继北京、上海、江苏最早成立的省级画院之一。成立65年来,通过捐赠、交流等多种形式,广东画院院藏作品不断汇集,不断丰富,现有藏品近千件。在广东画院建院65年周年之际,特举办“从画派到画院——广东画院藏20世纪中国画精品展”,首次大规模公开展出。
本次展览展出包括吴昌硕、王一亭、黄宾虹、陈师曾、齐白石、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张大千、溥儒、于非闇、王雪涛、潘天寿、李可染、贺天健、关良、刘海粟、傅抱石、关山月、黎雄才、吴作人等多位20世纪中国画大师的美术巨作。这一串熠熠生辉的名字犹如璀璨星辰,他们以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精神,从传统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在融合与碰撞中探寻中国画的新方向,为20世纪中国画现代转型探索出新的路径,时至今日依然深刻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与演变进程。
以本次展览为契机,我们对院藏作品进行系统整理,挖掘展现藏品学术与历史价值,使那些曾经静默于库房中的珍贵画作重焕生机。展览是对“学术立院、公益为先、传承传统、创新发展”办院宗旨的一次具体实践过程,彰显了广东画院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学术底蕴,为艺术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资源,实现了经典美术作品的当代价值转化。同时,通过高品质的展览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公众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积极发挥广东画院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作用。通过展览,公众能够近距离欣赏到国画大师们的艺术佳作,感受到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温度与文脉传承。可以说,本次展览是我们对典藏作品的活化利用,以及展现画院传播功能,用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的一次积极探索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中强调,“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新时代以来,博物馆和美术馆在服务社会建设、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已成为公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全新的时代语境中,如何积极地通过多种形式将广东画院的艺术资源与社会公众紧密连接起来,以更开放多元的艺术展示平台,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广东画院重要职责定位之一。下一步,我院将继续以“典藏活化”为抓手,依托藏品拓展学术成果,深入挖掘和梳理美术资源,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拟通过更加科学、开放的方式,持续推进画院典藏工作的系统化梳理、分类、研究等各项事宜,以更开放多元创新方式为公众奉献更多高水平的美术展览,丰富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公众的审美素养,真正实现藏品的学术价值与历史价值最大化,为广东美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画院
2024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