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这里有的只是徐赫通过一组绘画作品和一组A4纸打印出的摄影作品、来形成参差的对位关系,以便对今天图像的“真实性”进行提问。展览命名为“HE”,强调了对象作为他者的存在,由于无法拥有像上帝式的全知全能视角,他们将总是既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又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外。因此,摄影和绘画在我们认知他者时,是否构成了各自的媒介特点呢?摄影在后真相时代的信息传播中,往往总是处于意义生成的可编辑状态,是被过滤和筛选的。因此,尽管照片截取了日常的一瞬,但最终,对其真实性的判断权,仍然交付给了观者这一方。而在徐赫看来,绘画作为一种动作能够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则是因为通过调动最为基础的绘画语法,如色彩、笔触乃至颜料质感,能够更有概括力地呈现他者的当下状态,这里所拥有的真实性来自艺术家对内在感受的准确表达,而不在于对物象的详尽描摹。因此,徐赫有意地制造了一系列面目模糊的形象,并放大一种非人化的变形感。
撰文/姚斯青
上一篇: 神话在坠入历史前总是很饿
下一篇: 雅正气象(第三回):笔墨与写生——2024当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