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在坠入历史前总是很饿

  • 展览时间:2024/10/07 — 2024/10/09259
  • 展览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张铎瀚:

《弱神学》是张铎瀚于2022年初至2024年初在中国东北、上海和杭州拍摄的长期项目,目前仍在进行中。记录了其最压抑的一年及其结束后余震中的一年,大多数照片拍摄于室内,另一些则记录了在住所附近和短途旅行中的漫游。 

该系列呈现为一部环形与刺状交叉的时间剧作(见下图),其记录了禁闭生活的亲密,和外部突然回访时给生命带来的陌生,以及陌生中的恶意、恐怖与沉醉,它们汇聚为一种不明的影像,同时闪烁在家园内和家园外,让家园本身变成夹在中间忽明忽暗的幻影。在强制禁闭的状态下,家园(住所)变成一间忏悔室。在一段特殊的历史之后,家园的概念已被不可逆地永久改变了,而这一切似乎都服务于一个神学目标,集体记忆正被改写为一种神学。为了回应这种改写,必须使用几乎创世的语气。 


在以上语境下,“我将《弱神学》视为一具身体,用来盛放和联通死去事物的感情,在时间中变酸、变脏、受潮、石化或者腐烂。我定期通过物理方式干预照片,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同样的照片会长出新的皮肤。”(摘自艺术家自述) 

本次展览除了呈现《弱神学》中的部分照片,还会呈现同名组诗的选章;组诗英译者为现居美国爱荷华的诗人王韵沁。展览还邀请来自冰岛音乐人Íris Úlfrún为《弱神学》创作同题音乐,作为闭幕表演《弓之脐与家园图》的重要部分。


谢瑞持:
十九世纪末,中国留日学生自满清政府甲午战败后迅速增长,这一群体被派往日本寻找维新范本,同时又无可避免的陷入近代超克的漩涡当中,成为正史书写的英雄符号抑或沉默,而汉唐以来的文化宗主国与附属国位置关系的变迁则成为这段时空当中一条潜行的情动线索。影片当中一位曾经流亡日本的知识分子回溯着自己非英雄式的革命记忆,而另一位熙宁年间的遣宋使则在返程途中陷入超越此刻的无物之阵,同时身处日本镰仓动荡时期与南宋熙宁变法时局的他陷入了对旅程的怀疑。

我以自甲午海战战败之后疯涨的留日学生群体为中介,去展现那个时代下多方势力拉扯下形成的“历史”:1904年日俄战争在东三省打响,生活在那片土地的生民遭到封城,酷役,残杀;而同时期,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中,包括着正史当中书写的英雄人物以及近现代史当中中国重要党派的先驱对这场战争则普遍持支持日方,将其视为黄白之争当中亚洲的翻盘。在同一段时间当中,这样割裂的两个现场恰恰是国家主义同个人史之间的东亚撕裂。在影片当中,我基于档案重构了一位留日青年的个人追忆,以此方式最终以此触摸一部分的东亚现代性挫折。或展现那个向西学求取启蒙背景下来自亚洲内部的张力,坎坷,以及错误。


弱神学(在长春) 

天亮。鸦,鸣叫于夜的尾骨。天空,长满湿粉色雀斑。我渴望用头撞它,撞它的脸。猫把窗帘蹭出一道缝,天光滴滴沉坠进卧室,此刻是史前,甚至灰尘都不存在,光可以被每双手裁剪。醉念勃发的变形发生了,当我摸你的肉,当我为它制图。可我们还是听不见时间吗?睡衣起立的声音,卡车出发的声音,电波微颤的声音,都近乎一种强迫。巨大的窒息横亘于睡与醒,恶与怒,所有人与我们之间。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