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烟云——张君年书法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4/10/09 — 2024/10/18466
  • 展览空间:苏州科技大学江枫校区建筑馆
查看更多详情

自序  我与书法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艺术瑰宝,与诗画乐舞齐名,是代表中华文明的艺术奇葩,是中国人自童年就培养起来的共同审美天性,是民族精神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一代代中国人为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而不懈努力着。

苏州历史悠久,文明璀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我国也是全球的风水宝地。在书法领域,自古以来名家辈出,成就辉煌,传统悠久。我1940年冬出生于此,乃三生有幸。

我一生在四川和江苏的三个大单位工作过,始终兢兢业业为培养祖国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而努力,在繁忙的教研工作、管理工作之余,保持着书法实践、诗文写作的爱好,而最为专注的是学习书法,并用书法,服务工作,服务社会。

“曾记否?人生路上,随处留存墨痕。”这是我以前所写的词句。学堂的黑板,磨练我书法的骨架,收获学生的羡慕和奋进;工作过的单位,保留我题写的匾额、条幅。年轻时我曾像工匠一样架梯在学校的高墙上书写校名、标语,得意于自己的实干;也曾无数次组织师生书法作品展,为稚嫩的艺术花朵而感动;还曾在工厂、农村、医院、庙堂,现场书写春联、中堂和对联;对于登门求字的同学、同事和朋友,一定是有求必应。

退休后,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书法活动,参与筹备退休教职工的书法展览,投稿参与市局组织的书法展览,参与苏州市高校学生书法赛的评选,指导本校学生书法社团的活动。印象较深的,还有2007至2016在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兼职时,主持过禅意书画院的工作,为书法学习班授课,并组织过全国性禅意书法比赛和出版作品集。我的书法活动,基本脱离书家的小圈子,融入校园和社会。

关于书法本身,我不再赘述。简而言之,我酷爱行书,也比较擅长行书,这与我的书写习惯有关。追根溯源,古人,崇拜王羲之、颜真卿、张旭、米芾、董其昌、孙过庭、赵孟頫;今人,敬仰毛泽东、郭沫若、周慧珺;我的导师是四川书法家、同事和长者曹秉铨。我的字通俗易懂,缺少古意,始终在探索和提升的路上。

此次个人书法作品展得到我原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政领导的全力支持,深感荣幸,在此表示诚挚谢意!

我将展出的作品汇集成册,与亲朋好友们分享。在六十幅书法作品之外,添加了十六幅国画作品,这是我在苏州市老年大学国画班学习期间的习作,为书法展和作品集增添色彩,博校内外美术导师一笑而已。

文琦先生是我的忘年好友,是美术、摄影、平面设计的高手,造诣颇深。此次在百忙中为我精心设计了作品展宣传折页和书法作品集,我深表感谢!


张君年  2024年9月16日修订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