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以人鸣,嘉宾有约

  • 展览时间:2024/09/27 — 2024/10/07199
  • 展览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人以琴鸣,琴以空鸣, 空以人鸣。 人、乐器和天地三者之间有美妙的共生关系。‍‍人以乐器作为发声的工具, 乐器以虚空的共鸣腔作为发声的载体,而虚空(天地)又选择了人作为其发声的媒介。

籍由对于东方人、东方乐器和东方生活哲学的探究,西班牙摄影艺术家Santiago Barrio 山地在2020年开启了“东方音乐家肖像”的拍摄计划。几年间,他走访了中国国土上近40位民族音乐家的代表,聆听他们对民族乐器的传承故事,对音乐的感悟,并用一张张肖像摄影作品,展现出他们风采,表达出音乐与生命、哲学之间的关系。

用影像来展现看不见的音乐,是一种近乎于从无中生有的尝试。一些观者会停留在对照片美学层面的感知上,而另外一些则会走得更远,看见“画外之音”。所有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仅仅取决于在欣赏艺术的道路上,我们想要走多远。

在中国的音乐中,有着无数的音色和传统调式,山地发现了三种声音,好似探究中国文化深度的钥匙。

在最高处的,是古琴。它的声音仿佛不是来自这个世界,而属于另外一个维度。古琴栖息在圣域,接近于寂静的姿态。它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它奏响了永恒。

在中国的音乐中,有着无数的音色和传统调式,山地发现了三种声音,好似探究中国文化深度的钥匙。

在最高处的,是古琴。它的声音仿佛不是来自这个世界,而属于另外一个维度。古琴栖息在圣域,接近于寂静的姿态。它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它奏响了永恒。

在中间,有一座将前面两者连通的桥梁,是箫管。它的声音直白有力,如真理一般,无需任何装饰就已经很美。它的声音连接了天与地、人与神,从外到内,由内而外......它代表着平衡,随着深沉的呼与吸的气流,带我们在天地间穿梭......

山地所拍,即我所遇,但确非我所见。景还是这些景,物还是这些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地看山不是山,意思变了。他不甘心还原现实,而是游戏现实,剪接现实,鞭策现实,直到找出形而上的结论。看得出,每一次拍摄,他一定反复谋划,布置场景,直到符合他的意念,才按下快门。他的摄影,意在笔先,渐识,顿悟,迁想妙得。周边杂乱,山地有章,难得他有层出不穷的灵感,一次又一次在脑里显影,在现实中曝光。                                         —— 徐累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