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 年 6 月 6 日至 8 月 9 日,OCAT 西安馆将举办夏季展览 “三个关于时 间和生命的项目”,该题目是由中国当下针对艺术的一系列话题启发而来。一 直以来艺术家都在探索生命中强调人类存在的伟大议题,然而近些年来中国不 少艺术家的作品开始追问“时间”及“生命”;他们做出的回应或许是由今日 的生活节奏沉淀而来,同时也是在更加物质化的世界里寻找意义。任戬、秦晋 和郑国谷用各自独特的方式,投入了不成比例的时间来寻找生命中关于时间的答案。
任戬“历史:看什么不是什么”
OCAT 西安馆对于能够呈现任戬长达 36 米的重要画作《纪元》深感荣幸。作为中国“85 新潮”美术运动的主要领军人物之一,任戬花了十年时间重新解 读从 18 世纪启蒙运动到 21 世纪初发生的全球性事件,最终完成这幅杰出的作 品。在重审历史的过程当中,任戬深入探究人类社会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伴随着 这些进步所出现的问题。他对现代主义进程的看法包含了社会与文化历史、技 术、科学和哲学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包括社会政治思想方面显露出的戏剧性变 化。《纪元》完美地布满了 OCAT 西安馆二层展厅,为观者打造了一个自成一体 的独立世界。
秦晋“用骨头顺从,用皮肉示弱”
秦晋的作品营造出的是一个极其私密且感性的空间。展览“用骨头顺从, 用皮肉示弱”所呈现的是以艺术家 2014 年完成的首个大型影像装置作品《白沫》 为中心的影像世界。影像也被作为核心元素使用在她的两件装置作品中:极简 主义风格的影像及装置《二十九年八个月零九天》(2009 年),以及 2012 年 开始的彩色绘画装置《握住我的骨盆》。
郑国谷“普遍存在的等离子”
在郑国谷的作品中,他营造了一个世界,其中大脑的思维方式对视觉强度 有着直接的特殊影响。展览“普遍存在的等离子”中呈现的绘画图案色彩瑰丽 而引人入胜,但这里所传达的信息只是表层的感官体验。色彩,结合迷人的图案,如此作品吸引观众走进郑国谷的精神境界,进入以在西藏和尼泊尔发现的 曼荼罗绘画的图形为基础的平行世界观,并与来源于民间宗教图腾艺术的主题 相互融合。这些均被呈现在一个园林式的布局中,引导观众穿梭于艺术家对这 个世界的思考中。一个炫目的表面,的确如此,但其背后又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