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戴光莹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4/09/08 — 2024/10/28397
  • 展览空间:眠云居画廊
查看更多详情
运元人笔墨 写宋人意象
观物游心。一池荷塘,自有时光清浅,岁月安然。古人写荷,无花不成,而画者光莹君以山水之眼观荷,偏爱卷舒开合,俯仰生姿的荷叶,气韵流动,时空相续。荷,可静可动,静则空无一物,天人合一,清气流转,物我印证。动则流行化育,无所不在,活泼泼地,生生不息。
自古文人待荷,有不同的“标格”。荷花的审美意象,儒之君子,释之不着不染,道之仙姿出尘。唐有“清水出芙蓉”,宋有“亭亭净植,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中通外直,有“世间好景元不尽,霜落枯荷有一奇”的清旷老成之美,有月下赏莲的“我欲待明月,相从弄芙蕖”,有赏叶之“落日水停静,藕叶胜花香”。赏花赏叶赏莲子赏藕,古人赏荷是全方位的。
恒河沙数,生命微小而脆弱 ,传统艺术哲学主张小中见大的智慧。天地之间,物类繁多;时间绵延,无有穷尽;福祸相替,生生不已;美丑互参,因人而立。绘画是一种主观需求,即用颜色和形状在预定的平面上构造体验一个美学图像,或者做出一种对世界的美学表达。
追求真性之美,是五代北宋以来文人艺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支点。五代荆浩《笔法记》所言“度物象而取其真”。光莹之妙,在于幽淡,用心若镜,不将不迎。画至神妙处,必有静气。静气迎人,冲和之度,恬适之情悠然至外。
传统艺术哲学的“淡”,有复杂的内涵,有外在形式创造的平淡,有审美心胸的淡然之怀 ,即淡是描述本然真性存在状态的概念。淡化关系性,与之相应的是,作为空间构成因素之一的运动趋向也随之消解。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外清眼境,内净心尘。虚静,恬淡,无为,光莹始终追求的,万物之本也。
策展人·潘西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