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闻霜1970年生于河北宿迁,出生时,热爱文艺的父亲给她起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闻霜。闻霜从小到大最喜欢的事情是画画。
疫情期间她搬到了798 ,我们虽然只隔着一条街,作为邻居从没有交谈过,我对她的印象也只是经常看见她昂首挺胸提着水桶从我画廊路过,去卫生间打水浇她的花。
八月偶尔走进798闻霜小小的画室,抬头看见她墙上挂着几幅小画很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留意她门上写着“闻霜油画空间”我问谁是闻霜?她笑着说“我就是,我就是闻霜啊”!
闻霜的名字一进入我的耳朵,我就知道我们一定会有交集,诗人的天性在冥冥之中牵引着我想去了解闻霜的艺术世界。
在闲谈中她告诉澳洲墨尔本一家画廊想邀请她去展览,她在犹豫,接着她说她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在我的XYZ 画廊做个展览,我没有立即答应她,而是随手拿起了她放在角落里2020 年画的一张小雏菊,灰色背景半开在微光里的小菊花,我的心一动。看见了菊花就想到了霜,想到了故乡,山河 ,故人 ,野菊 ,霜雪 ,逝去的时光。那一刻,我闻到了淡淡的伤,我在心里默念“菊绽枝头霜在后”脑海里突然跳出一张画报,几乎出于下意识我决定就用这张小雏菊做海报,给闻霜做画展。
她的画如同她的名字般充满了诗意画意且包含人生态度,这诗意是自然主义精神散发出的古典的芬芳。那画意是生命在日常里的爱与感动,在电子科技和Ai 操控一切的时代,我始终对那些安静执着地坚守内心的艺术家怀有敬意,做了20年画廊,最希望是人们能在我的画廊遇见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绘画作品。属于艺术的绘画。闻霜的油画与她的生命一致。
画廊第一个厅,展出的是她最新创作的作品,主题是花卉和草,这些作品反映画家在艺术风格上从写意转向抽象,色彩从浓烈奔向清雅,内心的情感从自我矛盾开始走向自我平复与重构。灰色调性里那渐远渐近的花朵 草叶 云彩 天空 时间 都在她灵动的线条里若隐若现,仿佛在召唤艺术家在向更宽广的世界和未知前行。
第二个厅,展出的是画家早期的风景作品,江南系列和太行山系列,南方的秀美北方的苍茫,透过蓝灰的冷色调在明暗关系里,我感受到画家在接触到她生活范围以内的生命表现,虽然有些沉重和抑郁,但是依旧呈现出优雅的如梦幻般的乐感。有着中国文人式的诗意和惆怅。这些作品虽然是早期的,但技法纯熟,情感丰富,色彩细腻,尺幅也大,画面有很强张力又收放自如。
在绘画中,闻霜的技术处理不捏造、很真诚,这反映了她的思想和追求,就像她的人坦率真诚,她从童年画到今天,从是青丝到白发,画面每一处都最可能从平凡朴素里找到美和高贵。当代有许多人说:“绘画已死”我想用歌德的话说“平凡的要和那些不可能的美好交织”闻霜画画如是。
本次展览是闻霜四十多年绘画生涯的第一个展览,共展出51件她的架上绘画,能为她的作品做个媒人与公众见面是我很荣幸。
九月,秋洗北京,霜叶如花的日子就要到来,欢迎大家走进学宜座(XYZ)画廊,“闻霜解花语 ,听西风在林间叹息” 。
范学宜
2024 年8月18日
写于XYZ画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