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在中国浩瀚的艺术长河中,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笔墨语言,构筑了一座连接古今、跨越时空的精神桥梁。作为中国画的核心,笔墨不仅是技法与材料的简单结合,更是艺术家情感抒发、思想传递的深刻载体,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学思想,同时也不断地与时代脉搏共振,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创新可能。
笔墨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语言,它源于古人对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刻感悟与独特表达。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笔墨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技法体系,这些理念不仅指导着中国画的创作实践,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观念。传统笔墨的魅力,在于其能够超越物象表面,直抵人心,一笔一墨之间,蕴含着艺术家的情感波动和精神追求。正如石涛所言“笔墨当随时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统笔墨所蕴含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核始终是中国画创作不可或缺的基石。它要求艺术家在掌握精湛技艺的同时,更要注重个人修养与文化积淀,通过笔墨传达出超越技法的文化意蕴与审美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中国画的创作环境、审美趣味乃至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中国画如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成为摆在每一位艺术家面前的重要课题。时代表达,是对当下社会现实、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等的反映与回应。这要求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将艺术实践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现实感与人文关怀的作品。这种表达可以是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对人性深度的挖掘,也可以是对科技发展的反映、对文化融合的尝试等。总之,时代表达是中国画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它使中国画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许多艺术家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在保持传统笔墨精髓的同时,融入时代元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为进一步彰显新时代中国画的深刻内涵,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美术报》社承办的“墨问——中国国家画院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展出中国国家画院优秀艺术家及部分特聘研究员的中国画作品,涵括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绘画门类,充分体现出传统笔墨与时代表达之间的交相呼应。
中国国家画院
2024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