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含德之厚,比若赤子。……终日号而不嘶,和之至也。”
“含德之厚,比若赤子。……终日号而不嘶,和之至也。”
——《道德经》五十六章
世界徐图在我们眼前展开,婴儿的第一声啼哭,预示着世界从此不断改变面貌。我们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场景中,我们眼中的景象纷繁迭至,我们的观念随着身体的成长而完善,世界的秩序同时变得井井有条。情景,成为了加工的自然。自然,成为了一种形而上的存在。
这种倾向伴随着文明的诞生与生长。老子则描述了与世界共存的另一种状态,他以初生婴儿作比喻,婴儿整日啼哭,却声音并不会嘶哑,这是因为婴儿尚未将身体视为脱离自然的部分,婴儿的哭声与自然之间进行着畅通无阻的沟通。而随着个体意识的萌发,我们逐渐脱离自然,建构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赤子身上最沉静、最清白的品质日趋消散。个体懂得了趋利避害,而不再耽于游戏;懂得了轻重缓急,而不再能敏锐地捕捉到一只栖息在草丛中的蝴蝶。只有当强大的情绪刺破我们的防线时,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迟钝。
作为创作者,王唯安的心境如赤子般活泼敏感,无论是匆匆一瞥或是想象中的灵光一现,都跃然其笔下。他的绘画也保有了原生的、朝气蓬勃的气韵。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并不是我画下了他们,而是他们总结自己,送给了我一幅画。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是王唯安近期的创作,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对记忆与感受的思考。以他看来,记忆与感受的错位构成了事物的魅力,就像个体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在他的绘画里,他平淡地消解了这种错位中将欲萌发,或持续生长的无奈,转而寻求对纯真状态的还原,似乎事物的表象中已然包含了本质,无需做多余的阐释。
张付阳
2024年8月2日
上一篇: 《莫不中音》杨刚艺术展
下一篇: 松本蕗:浅水波动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