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盛行于三四十年代,从上海风靡全国,成为中国进入现代社会后极具民族特色的女性服装代表;即使在抗战时期,旗袍在四川成都和重庆等地区仍得以延续和保存。
从选料、量身、裁剪到缝制,一件手工旗袍需要经过38个身体部位的测量和100多道精密制作工序,自2011年以来,简叶玫在乐山制作了上百件手工旗袍,在设计上不着重于凸显人体的形态,而将身体曲线隐藏于袍中,彰显平面化的东方含蓄美。她认为“让旗袍真正融入现当代人的生活,常态化的穿着,我们传统服饰才能得以真正的传承”。
当下,重返旗袍的意义何在?为什么选择旗袍?也许在这一个审美疲劳的时代,我们期望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美丽”,一种更加坚韧和自信的美丽。
- 李拥军 2024年8月
上一篇: 2024北京——当代艺术展
下一篇: 张大千〈巨荷〉六连屏特展
最新展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