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石来——石家庄市博物馆藏清代扇面精品展

  • 展览时间:2024/07/26 — 2024/10/09297
  • 展览空间:保山市博物馆一楼6号临展厅
查看更多详情

中国扇文化渊源流长。扇,古称“筆 ”、“便面”,文献中有“ 舜作五明扇”的记载,在我国有近 3000 多年的历史。早期流行的长柄扇主要是贵族出行的仪仗用具,自持的短柄扇才具有今日扇子的含义。秦汉以降,团扇出现,成为扇的基本样式。

北宋折扇从日本传入,因其开合自如,在明代出现广泛的制造和使用,成为与团扇平分秋色的扇型。至清代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一种时尚。“尺寸方圆纸半张,舒卷精华随身旁”,在规定的扇形构图里,花鸟、山水、人物、翎毛无不涵盖。大小写意、工笔等技法各显精神。扇子开始从单一的实用性而走向功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因其小巧便携,“归一握、藏袖中”,便于随时把玩欣赏,称为“怀袖雅物”。

在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扇子除了引风纳凉外,还与社会政治、民俗风习、艺术创作,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成为承载人们观念和情感的载体。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