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艺术家档案——陈安健

  • 展览时间:2024/07/06 — 2024/09/08282
  • 展览空间:悦来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前言


重庆艺术家档案

陈安健


或许重庆的普通老百姓还不一定知道陈安健的名字,但他的画在这座山城早已家喻户晓。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地以重庆黄桷坪的“交通茶馆”为题材,“场景剧”般地在画布上为茶馆中的男女老少们安排着各种情节。作为四川美术学院77级油画专业学生,他深知“交通茶馆”在老川美人心中的特殊地位,也深知茶馆在老重庆人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毫无疑问,这些画深深地撩拨到了他们心中那根最动人的弦。


陈安健的画很容易让人想起杨·斯丁等人为代表的17世纪荷兰风俗画。两者同样犹如情景剧,同样呈现着普通市民的“嬉笑怒骂”。所不同的是,后者的绘画具备着清晰的道德劝解功能,而陈的绘画则似乎是拒绝说教的,似乎要执着地坚守老重庆的文化底色:幽默、轻松、乐观而不故作深沉。他作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我想其内心深处同样有沉重的一面,同样具有自觉的历史意识。正如他个人出资把即将拆除的“交通茶馆”盘下,缅怀着自己的青春,也缅怀着几代川美人的青春。但他所记录的历史却并不宏大、沉重,而是更为轻松、日常。有意思的是,在思想家列斐伏尔笔下,日常生活是异化的产物,人们需要通过艺术加以超越,在艺术中得到救赎。但陈安健不管这些,他恰恰是要通过绘画来记录日常,放大日常。或许在他看来,“日常”才是最好的社会大百科全书:既有不同阶层的“画像”,也有男男女女的目光,甚至还有纷繁复杂的行为表意。很多人喜欢陈安健绘画中逼真的写实效果。其创作过程应该是借助了相机,但他并非是简单地复制相片,相机只是他搜集素材的手段。有些作品类似于“生活流”,似乎是随意截取生活中无意义的画面,但大多数时候则精心通过对素材进行重构从而强化着舞台效果:或制造强烈的对比关系,或刻意营造不真实的“其乐融融”,或有意刻画着戏剧般的脸谱化表情……


本次陈安健个展是悦来美术馆“重庆艺术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及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主办。从某种意义上说,陈安健不仅仅是位油画家,也是一位“不合时宜”的恋旧者,更是一位日常生活的博物家。


尹 丹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