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以罗工柳与戴泽青年时期在艺术道路上的工作交集——麦积山石窟勘察团作为序幕,开启对于二人艺术人生的回顾。继而基于时间线索,分别追叙罗工柳与戴泽艺术创作中的时代意涵与个性特点:前往麦积山石窟,面对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艺术家是忠实的记录者;出国求学与考察,面对美术事业的未来发展,艺术家是积极的探路者;晚年回归日常,面对丰富多彩的自然与生活,艺术家是率真的抒情者。最后,集中展示罗工柳与戴泽早期、晚年创作中反映其个人艺术发展面貌的代表性作品。
戴泽曾于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多次南下宁波,围绕宁波的自然风物,创作了一批彩墨、水彩、油画写生作品。展览跟随当年戴泽写生的视线,在老宁波的街头巷尾、青山秀水中,感受这座城市所独有的诗情画意。
1980年,罗工柳为人民币设计工作到舟山地区写生。后因直肠癌手术再至舟山修养,他始终以乐观的精神和自信的态度笑看人生,结合医学诊治,辅以书、画调理身心,病情竟奇迹般地逐渐转好,艺术创作也由此步入新的境界。期间创制“竹壳笔”,研习书法,对其之后的艺术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次展览展厅以罗工柳的作品《郁郁葱葱》 《明月惊飞鸟之一》《火烧云》《泪飞顿作倾盆雨》,及戴泽的作品《东城墙》《小熊同他的妈妈》《睡(豹子)》为延展,在展陈形式上力求实现传统与创新的统一,以公共雕塑、画作布景、光影展厅等形式,通过图像、视频、装置等媒介的多方位组合,对艺术家的作品进行立体性的呈现,从而发掘经典作品中的新意与活力,为观众提供发现艺术中的生活美学,与展出作品互动对话的博物馆平台。
上一篇: 重庆艺术家档案——陈安健
下一篇: “寻觅”-张恩琪个人艺术作品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