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两年田忠泉创作了三十余幅以“绣球”为主题的静物作品,画面沿用了他一贯的写实语言以及典雅的绘画风格。忠泉在自述中说,绘画带给他的最重要的美感是对真实和真相的揭示。所谓“真”,首先是对所绘植物外在形态与内在气质的把握和描绘。郭熙的《林泉高致》虽探求山水之“真”,却自花卉的“真形”引入,“学画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俞丰译注《林泉高致今注今译:附笔法记》)。苏东坡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所谓“常理”指的是生长变化的规律,描写对象一定要以对象的实际状态为依据。因此对花卉既要有角度上的形态观察,也要借助形态获得神姿,这样才能把握自然物象的“真形”。“真形”并非指单纯的外表相似,而是由表及里的,符合其生长运动中的规律,所谓由真形入常理。忠泉擅长用细腻的油画语言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器物或场景,他在自家的小院里种了几株绣球,形态颜色各异,可以随时观察绣球的盛开和凋零,画家巧妙地运用了油画的层次感和色彩的变化,将绣球花的细腻纹理和丰满的形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花瓣的柔软质感和叶子的清晰纹理都令人印象深刻。
上一篇: 孙玛侬个展“叽叽喳喳”
下一篇: 上下文|斯坦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