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塞在《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提及艺术,他用文字描绘了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场景人物,甚至是最后的雕塑作品都留给了读者十足的想象空间。书中的主线故事描述了一个人喜欢上艺术并决定去尝试的过程。当然作为主角的他必然是天赋异禀,对艺术的感知与体悟仿佛是他与生俱来的能力,他的亲密友人看出了他的才华,并引导他去往正确的轨迹。这显然只是故事,现实中虽然也能找到类似的情节,但都是少数派。
刚刚提及的些许有些跑题,黑塞作品中的插图才是我真正想说到的。现在配有插图页的小说越来越少(我目前阅读下来的情况,是如此。)留给了我们更多想象空间的同时,也确实少些翻书时候的乐趣,因为当一本书在被阅读前,书中的配图插页会成为吸引大家阅读的自荐信。据明之所言,他本次展览的作品是一组有故事、像绘本一样的作品。当我知道展览名称为《英红与丹顶鹤》后,对于作品有了更多关于书籍、印刷的联想。“英红”和“如英”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曾经的印记,他们可能就是我们的父母姑舅中的一位。同时明之和我说,这次的作品不准备起名字,留给观者一个想象的空间,将那些具象的画面变成脑海中抽象的故事。没有题目的它们成了小说或者绘本中的插页,在没阅读文字之前总是先让那些密集的信息以另一种形式溜进你的脑袋。绘本就有这样的效果,可以让不识字的孩子们仅通过图画也能吸收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明之用画面编织了一个奇幻的故事,它们可以是传记,也可以是神话传说。多么奇妙,一幅画总是让人浮想联翩。去除了名字后,或许让人们有了更多好奇去观察,去发现画中隐晦的故事,甚至关注到画中的一个眼神,就如同我一般看着那只丹顶鹤的瞳仁发呆出神,感受到她英红的那面。
2024.5.11
颐和路
上一篇: “不稳定的叙述”——旅日艺术家余统亚个人作品展
下一篇: 锦绣铺舒——陈红英刺绣艺术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