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客暮与习夏泽的艺术
贾客暮(Bruni Giacomo)生于意大利历史文化名城佩鲁贾(Perugia)。他于2012年抵达中国,先于广东暨南大学学习艺术理论与文学,获博士学位。2019年贾客暮徙居杭州,从中国美术学院名师林海钟教授学习山水画。或者出于东西两股古老文明的相互欣赏与吸引,贾客暮对华夏文化的倾到溢于言表。其名“客暮”与“客慕”谐音,其中似也包含了流寓者对客居之地的服膺倾慕。观其画,读其文章,与其谈论,可清楚察觉到传统中国的世界观和艺术理念在贾客暮身心中的新鲜触动。更可贵的是,这种触动并不流于皮相,而带着对于“古意”的深沉洞察。正因如此,他选择了中国艺术中最精粹而艰深的遗产——金石书画——作为其艺术的汲养之资与进取方向。贾客暮的艺术以山水为主,其山水丘壑泛滥古人,又独具西人的质朴率直。他又受到金石传拓启发,创造了以墨拓入画的全新语言。无论其传统山水画或者带有金石意趣的新作,都显现了独到眼光与创造力,这在今日的中外艺术交流中是罕有的。
夏泽(Zuha Rasheed)生于南太平洋蓝色国度马尔代夫(Maldives)。她于2012年留学中国,最初学习的是商学。其间她受中国艺术的感召而转习艺术,2019年至2020年在中国美院学习中国画。尽管她曾接受学院训练,我却更愿将她的创造看作一种自发的表达。她的作品似乎不依附任何一脉传统,也没有固定的形式与套路,只是细腻地捕捉生活中细小的动人之处,并以一切易得的材料去作直觉的描写。她的绘画带有南亚民族独有的敏感和灵性,也带着热带岛国独有的自由情致。
贾客暮与习夏泽的相遇于岭南,后因共同的艺术梦想抵达杭州,其后在新冠疫情突发之际流离于南亚诸国,在哀鸿遍野的加尔各答互结连理,并最终回到中国继续其艺术生涯。这一段经历本身充满了传奇色彩,它证明即便在纷乱世路之中,人类的个体命运仍然会频频展露它的奇妙魅力。我们也许很难对其经历的支离颠沛感同身受,但至少不难体会其中的不易,钦佩他们的执着。然而在与他们相识后,我明白这对夫妇在近年的艺术产出并非一种对抗命运的结果。他们只是中有所托,乐天沉着地应对生活的变易。因为当人中有所托时,自然能够不凝滞于物,不以心为形役,无论支离困厄必于是。这是我从这对夫妇身上所看到的最珍贵的品格。
中囯美院教授——陆一中
甲辰孟夏于良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