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展人语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转折性的历史新时期。艺术家们如何以自己的创作回应时代的要求,参与到欣欣向荣的社会建设中去,成为时代的新命题。因此,这个历史时期在创作方法上,无论是中国画这样的传统民族形式,还是油画等外来画种,大体在寻求统一方向下的丰富表达。
在中国画领域,为了拉近艺术创作与人民生活的距离,写生成为重要的切入点,画家们纷纷走进自然、走进乡村、走进工厂,体验祖国的新生活。为了增强中国画的写实表现能力,素描、速写等西画训练中的造型训练方法进入中国画中。在油画领域,“油画民族化”是贯穿新时期的重要主题,作为西方舶来的画种,如何与中国的审美习惯、新时代的人民生活相适应,也是艺术家们积极探索的方向。在革命过程中发挥了突出宣传作用的新兴木刻,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与民间艺术中的年画、剪纸等形式相融合,到这个时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这些努力经过十数年的积累,涌现出一大批表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优秀作品。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黄胄、关山月、黎雄才、石鲁、古元、彦涵、李桦、艾中信、罗工柳等许多艺术家在红色主题创作、风景画、人物画等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美术家们积极探索新的语言、开拓新的题材、高扬写实精神、表现时代主题,以美术特有的图像语言形式塑造构建了国家与人民的新形象,创作了大量紧扣社会脉搏、反映时代精神的美术作品,用个性的语言记录时代,表达对新生活的期待,传递新中国成立后整个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力量。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转折性的历史新时期。艺术家们如何以自己的创作回应时代的要求,参与到欣欣向荣的社会建设中去,成为时代的新命题。因此,这个历史时期在创作方法上,无论是中国画这样的传统民族形式,还是油画等外来画种,大体在寻求统一方向下的丰富表达。
在中国画领域,为了拉近艺术创作与人民生活的距离,写生成为重要的切入点,画家们纷纷走进自然、走进乡村、走进工厂,体验祖国的新生活。为了增强中国画的写实表现能力,素描、速写等西画训练中的造型训练方法进入中国画中。在油画领域,“油画民族化”是贯穿新时期的重要主题,作为西方舶来的画种,如何与中国的审美习惯、新时代的人民生活相适应,也是艺术家们积极探索的方向。在革命过程中发挥了突出宣传作用的新兴木刻,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与民间艺术中的年画、剪纸等形式相融合,到这个时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这些努力经过十数年的积累,涌现出一大批表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优秀作品。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黄胄、关山月、黎雄才、石鲁、古元、彦涵、李桦、艾中信、罗工柳等许多艺术家在红色主题创作、风景画、人物画等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美术家们积极探索新的语言、开拓新的题材、高扬写实精神、表现时代主题,以美术特有的图像语言形式塑造构建了国家与人民的新形象,创作了大量紧扣社会脉搏、反映时代精神的美术作品,用个性的语言记录时代,表达对新生活的期待,传递新中国成立后整个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力量。
“激情岁月——新中国美术的转型与建构 ” 选择新中国山水花鸟画、红色经典主题创作、新中国建设、新中国人物画这四个角度,以点带面呈现这一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与成就。
北京画院院长
吴洪亮
上一篇: 出江南 探寻无我之境
下一篇: 潮起珠江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