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时雨——时空中个体选择与投射

  • 展览时间:2024/04/07 — 2024/05/09301
  • 展览空间:潮州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前言 

日肃,时雨若。

晴雨适时,气候调和。“凤凰时雨”是潮州八景之一,古人取应时而降的恩泽,给予大地以生机,万物以希望之意。正如艺术在时代中的角色,它根据时代的需要和人们的渴望而变化,思考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如何做出选择?这些选择如何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被理解和投射?以探索人类自我认知与外界世界的互动方式。

一直以来,艺术家个体如何在过去的记忆、当前的经验和未来的预期之间做出选择。呈现出一种对时间流动性的深刻洞察,通过捕捉瞬间、表现记忆的重构或展现对未来的幻想,来体现个体在时间中的位置和移动。同时在物理或抽象空间中做出选择。并通过这些选择与空间互动,进而定义和重塑这些空间,在社会、文化乃至虚拟空间中寻找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最终的“选择”连接时间和空间两大维度。个体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做出决策,并对这些选择进行投射和表达。选择和行为不仅塑造了其个人身份和生活轨迹,也在更大程度上投射到社会文化层面,影响集体记忆、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全球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量和生活节奏,充满着变革与挑战。格物至善,尽心知行,磨砺致远作为一种方法论,让个体在这个巨大的时空中做出选择与投射自我成为一种日常实践。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交融和碰撞,为“知行”的现代诠释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和视角。包括但不限于儒家的“知行合一”、存在主义哲学中的个体自由与责任、现代主义对个体行动与社会变革的关注等。“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镜花水月”的意象中,个体内心的复杂情感和隐秘思绪,瞬间的情绪波动,长期的心理状态和潜意识的流动,触及那些难以言说的内在真实。潮汕地区传统的民俗活动已在代代相传的集体无意识中接脉生根,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都在超越语言的维度中寻找更加直观和本质的自我呈现。强调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深入观察和理解,达到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从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带有“理数”概念的中华汉字,古琴《高山流水》和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甚至是“东西两广、南北既济”的潮州广济桥,阴阳二气的上水门和下水门,均来自个体对于生活环境的深层感悟和情感投射。通过与物质世界的互动来理解世界、诠释世界,在物质世界中寻找自我位置。


曾圳二〇二四年三月于潮州美术馆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