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一次不经意的邂逅,让我和路仲古镇结下了长达二十年的不解之缘。
二十年寒来暑往,无数次往返于嘉兴和路仲之间。每一次往返,仿佛是在当下和历史之间穿梭。每当我轻轻地敲开一扇扇吱嘎作响的老墙门,透过历史的尘埃,端详那蜘网缠绕的断梁残媚之时,我都是在与遥远的过去进行心灵对话。古镇已破败,古镇已失落,如果仅从摄影猎奇的视角扫视古镇,或许乏善可陈,难以激起拍摄的冲动。可是,一且拨开历史的迷雾,寻访残败的宅院深处,不断探究辉煌的过往,古镇历久弥新的精气神则扑面而至。最吸引人的,是那里留存了传统聚落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符号,古镇的文化星空不时闪耀出迷人的光辉作为宋代江南著名的女诗人、女词人,朱淑真的思想和文学创作自然而然地受到江南地域文化的影响。路仲是朱淑真的故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构思或许就来源于古镇的口溪河边。古朴水乡,宋韵犹存,我与路仲相会,是巧合也是天意。朱淑真的断肠之殇,和当下古镇自带的残缺美和凄凉美十分契合。随着相机焦点的逐渐清晰,影像外貌逐渐向精神内核聚焦,凄美神秘和古雅的影像基调像穿线珍珠一般,连缀起了宋词古镇的影像记忆。
今天,在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勉励和支持下,我从近万幅照片和上万字史料中选出了一小部分,作为影像史料展呈现给广大观众。这一尝试不过是以鑫测海,管中窥豹,但试图剖析古镇历史文脉的愿望是真诚的,更希望宋词古镇在有识之士的关怀、帮助下,能够开枝散叶,重现光彩。
人逃不出生老病死的宿命,人工的建筑物逃不出成住坏空之结局。如果失去了保护,路仲古镇的历史遗存将会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成为遥远的绝响。眼前的展览,仿佛是一枚时间的书签斗胆放进历史的长卷中,照看着它的每一页、每一眼。
上一篇: 春天里——苏州写意花鸟画五人展
下一篇: 岁时风月——二十四节气在西湖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