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介绍
纵览齐白石的一生,他在20世纪初中国画坛宗派林立的群山中,坚定地选择了层峦深处的白云山居,选择了人间本味,选择了无华的大爱。“昔人化蝶致翩翩,栩栩遽遽未上天。何不将身化鸡犬,白云深处作神仙。”这神仙,并非脱离大地的虚空之神,而是藏在熙熙众生中,是一位拄着龙头拐杖、别着吉祥葫芦、长须白髯、丰神俊逸,活于人间的老神仙。向观众介绍这位活在人间的老神仙,正是此次策展的深层母题。简拙天真、胆敢独造、赤诚大爱,这些关键词贯穿着白石老人的艺术人生,亦构建起整个展览的风格主旨。
本次展览的内容建构和视觉叙事以“白云深处作神仙”这一主题作为展览的切入口。
展览的整体视觉风格,在贴合策展逻辑线索的同时,重点突出了齐白石的乡野意趣与人生态度。以“白云深处,庭野之间”为概念构建起整个展览的风貌,“庭”是雅也是不同生活场景的叠加,“野”是俗也是超于世外的洒脱。元素提取上,主要从云深、入蜀和齐白石的艺术特点等意向入手,提取“白云深处”“川南民居的串架壁”“红花墨叶”“纸底自然”几个抽象元素贯穿于展线始终,并营造了“从木匠到巨匠”“变法”“添花”“新春”“竹叶巷”“铁栅屋”等数个场景式空间。这些场景与内容策展的逻辑相互配合,有效补充了作品和文献陈列之外的知识输出。
展览的色彩选择以不拘色彩倾向的各类灰色为主,并以黄褐色贯穿其中,凸显齐白石的山野之趣。而在红花墨叶、新春、新中国、和平等部分,则大胆使用了红色,这既强调了齐白石身上的民间审美特征,也强调了笔下民族精神、爱国情怀的凝聚。
为保证作品的文保要求,所有作品均采用柜内陈列方式,为缓解文物柜陈列的困倦感,我们在其他空间材质的选择上,以极简明亮的风格为主,让整个空间的观感更加轻盈。特别是展览空间中的几组场景营造,在赋予场域更多叙事功能的同时,也通过透明材质和各种光的运用,预留给行走其间的观众适当的情绪留白,使整个展线节奏更加松弛有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