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宋时的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宗炳一生好山水、爱远游,“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后来因病和年老,他回到了江陵故宅,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
画者,与人世并生,随世应变,至汉末魏晋,始成审美。唐末以降,山水居首,知山水而知中国画。其道、其理、其情、其趣,暨宗、法、派、系,每于山水画中见之;山水画亦为最能代表中国绘画精神的画科。
“三竹堂艺术空间”公众号历时两年,以二十四节气为序,以二十四篇鉴赏文章介绍金陵城中的书画名师大家。今邀集其中的十一位山水画家雅集于此,共济一堂、各呈其妙,并延请琴家抚琴,重现写下了中国山水画乃至整个中国画最重要文献《画山水序》的宗炳的理想之境界。
“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中国画山水所写出的岂不正是这目所绸缪,身所盘桓的层层山、叠叠水,尺幅之中写千里之景,而重重景象,虚灵绵邈,有如山间琴声,空中回荡。山水的景致、神形,应于目,闻于耳,会于心,应会感神,神超理得,澄怀观道。
愿以此中国传统艺术之菁华共飨同好。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