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阐述
张晓春从事艺术四十余年,坚守云南一隅,参与了云南美术和云南版画多年的艺术活动,秉持艺术创新精神,用油画、版画创作了大量表现本土文化精神的艺术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作品31件次,入选省级美术展览作品120余件次。曾获首届全国青年版画大展一等奖,第十四届、十七届全国版画作品展铜奖,第十八届、二十届全国版画作品展优秀奖,第八届全国群星奖美术作品优秀奖,1999年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八、九十年代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2006年获云南省文学艺术“四个一批”贡献奖,为推动云南版画发展和普洱文艺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晓春作为“五零后”,当过知青、文化馆馆员、舞美设计师和大学教师,经历了“八五”艺术的洗礼和改革开放的磨砺,艺术创作涉及版画、油画、舞台美术和艺术设计等领域,其艺术体现出地域性、综合化、跳动式的开放特征,其观念也投射着时代的矛盾与魔幻变迁的影子,个人意志与现实精神的轮回博弈最终达成的和解,“对生命之境的探求,体现出理性、内省、平静、优雅”的个性,叙事风格从起点到中点又回到起点循环往复,成为探索自我的一个驳论。
“徘徊10+30”的展览主题,将个体艺品成长与技艺时期变迁作为参照,对想象与激情,虚构与真实,群体与个性,前行与犹豫,否定而前进的艺术行为进行反观,以油画十年(1980—1989)、版画三十年(1990—2020)两大时期的创作状态为线索,沿着创作主题与风格语言不断变化与否定的轨迹,回顾其艺术生涯不同阶段充满矛盾与求索的心路历程,客观呈现作品产生背后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记忆和技艺锤炼留下的种种痕迹,表现出艺术家摆脱地域局限性走向现当代性的种种努力,回顾展采用作品与文献相结合的方式,以画家个案的局部视角,展示其几个时期版画、油画、速写、素描手稿系列作品,将八五以来区域艺术与现代艺术交汇融合,个人在时代问题解构的艺术线索作为展示作品内容的选择基础,追索一代人的精神游历于地域、历史、生命社会所产生的视觉关系,在分享的过程中体味其艺术存在的精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