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定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1218年1月),以一个王朝的年号为县名,足见朝廷对此地的重视,首任知县上任不久就确立了“教化人民、培育人才”的治县方针。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嘉定由江苏划归上海(1993年撤县建区),不久就被市委、市政府列为上海科学卫星城。上世纪末,嘉定安亭镇被称为国际汽车城。目前,嘉定是上海“五个新城”之一。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地标。
对嘉定而言,“规制崇宏,甲于他邑”被誉为“吴中第一”的嘉定孔庙,无疑是嘉定礼乐之邦、斯文延续的开端。至今,嘉定仍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宋、元、明代的碑刻《嘉定县学记》《嘉定县重修学宫记》等,更令人感动的是《吏部奉谕奖励捐建安亭震川书院官绅碑》《王子昭先生归田兴学记》等乡人办学义举的碑文。史载:明清两代,嘉定学者在外地担任州、县教职(学正、教谕、训导)而且颇有名声的就有一百二十多人,更使得“教化嘉定”的盛名远播。
一座城有一座城的精神。
此地的历史传统、文化高度、人文品质诸多因素的互为因果,凝聚成一种兴教兴学、泽被后世的文化精神。到了近代,随着西风东渐吹拂练祁河水,这种精神更是养育了一大批斐声海内外的教育大家。廖世承,中国近现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上海师范大学首任院长;杨卫玉,我国职业教育先驱者,曾任30多所学校教授、校长;王培孙,曾任南洋中学校长,因办学卓有成效而获嘉禾勋章,以及许苏民、浦泳、张昌革……。
这座城,有一个令人瞩目的“21所百年老校群”。
多年来,嘉定着力于百年校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在精神之根的感召下寻找创新发展之策、提升优质办学之品。嘉定作为上海“五个新城”之一,目前正围绕“科技创新高地、智慧交通高地、融合发展高地、人文教化高地”定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先后引进了一批优质教育资源,促进百年老校和优质学校的双向聚力、双轮驱动,共谱新篇。
本次《文教之根——嘉定教育历史文化展》,以“教化嘉定”“百年木铎”“精神赓续”“云动未来”四个板块,用图文并茂、视听互动的形式,给观者带来沉浸式的观展体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让人感受到指尖观展的快意。我们希望,本次展览能够为上海教育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为打造更多家长认可、学生向往的“家门口的学校”赋能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