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永远” 阳新雕塑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3/12/05 — 2023/12/07600
  • 展览空间:言午画廊
查看更多详情

在物质能够触及的世界中,我们总是被空间的存在所界定,这是一种肉身性的意义,我们活在自己的物质性中,因此非物质性的认知是陌异的、玄奥的、深邃的。对我们而言,非物质的存在遥不可及却又近在咫尺,如何用物质性的事物触及非物质的存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言说和理解。


因此,对阳新而言,雕塑方式就是那种指向未知世界的一把钥匙。


雕塑的变化意味着物质的不同结构,阳新试图用这种结构建构一个天梯一般的精神通道,同时,在雕塑引申出的肉身定位中,他不断重构肉身的时空积层,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叠压成一个具有精神隐喻的立体形象,他将此种方式称作“多重永远”。


阳新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佛造像研究者,尤其对南北朝唐宋佛造像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学界的推崇,对他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对传统佛造像的鉴定,实际上是一种在空间的层面上测量时间的方式,而“佛”的虚空在修行中是一种“入定”的状态,又恰好是一种取消时间的认知,也就是说研究佛造像,也许正是在研究如何对时间进行特殊的精神处理方法。基于此,他开始了当代雕塑的创作。


在当代艺术表述中,“永远”是一个特殊的修辞,对消除时间性这样一种逻辑而言,永远始终有一个“永恒”的呼应,但永恒是无法企及的、形而上的,只能被禁锢在言说中,而“永远”是充满肉身性的,它伴随着肉身性的欲求,它是贴着身体和精神的,就像他空空如也的《衣钵》系列作品,那是肉身性的永恒。


因此,它触手可及,在阳新那里,这种触及比比皆是。比如在另一个系列的作品中,他在方尖碑的结构里置入中国传统石窟的空间,两种文化就被黏连在一起,各种时间也被衔接起来,一个充满图腾和精神指涉力的象征,在今天饱含奇异的时间的“多重性”,无疑,这是艺术家对未知力量的某种触及和渗化。


法国当代哲学家维利里奥也试图用“速度”的概念,来取消不可回避的时间性。也就是说,当代社会技术信息的高速发展,已经带领我们从时空结构的世界向“速度”结构的世界进发了,比如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像chatgpt这样的智能技术,能够将时间压缩在一个瞬间之中,类似于“顿悟”,我们对时空的认识也许再也无法回到那种单一的时空格式中去了,我们将在一个匪夷所思的“多重时间”和 “多重空间”交织的“速度”里生存,这是怎样的人类生存处境啊。


也许,这就是阳新雕塑“多重永远”所提出来的尖锐问题。


无论怎样,阳新从形而上的角度思考今天的“时空观”,显得有些沉重,所以对他而言,用沉重的石雕形式也许更加令人信服,我们的文明就是从这些自然多样的石块中不断醒来的,阳新的当代雕塑也是如此,他让隐蔽在石头中的秘密不断地醒来,以“多重永远”的方式审视着我们,看着我们如此荒诞焦虑的一生,似乎看穿了所有的一切。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