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石其心 古雅其韵
——禅心古韵·杨剑金石拓片题跋书法展前言
王渐鸣
古时没有今天的摄影和复印技术,拓片,是最主要的艺术传播工具之一,它将书画古器的笔画、纹样、形制用墨捶拓出来后,能够清晰、完整、准确、真实地反映物件的原貌,诸如甲骨文字、青铜器、碑刻、摩崖、墓志铭、钱币、砖瓦、画像石等,都可以使用这种办法。宋代欧阳修有集古癖,长期致力于搜集碑刻器物,拓以自存,成《集古录》十卷,奠为金石学的开山之作。制拓题跋,从此风雅因袭,代不乏人。
上饶杨剑,是我省出道成名较早的书法家,曾任江西省书协副主席,现为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学篆刻,由《说文》而识篆、写篆,九十年代初始习甲骨文,继而转学金文,进入二十一世纪,他又把篆书学习的重心转移到清代诸多篆书名家的研习上。如是数十年功夫,如今年过花甲的他,于篆书之道可谓从上而下,穷源竟流,融会贯通,炉火纯青。
篆刻属于金石之学,杨剑先生在此领域浸淫多年,对拓片极为珍视。这既是极佳的学习范本,同时又考验着作者的修养。拓片题跋,是一个涵括文字学、史学、文学诸多学问的综合工程,“‘考’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困苦与喜乐只有做学问的人方能体会。杨剑先生有志于此,择各类拓片一一考证、撰文、题字,积数年心力,汇成大观,是真能坐冷板凳、真能下苦工夫者也!
纵观这批金石拓片题跋作品,品类丰富、形式多样,书文并茂、文质相涵。其书法具浑厚典雅,规矩整饬,含蓄凝重,圆润婉通之美,尤其于细节上的丰富多变耐人寻味;其形式上篆行书体相间,块面错落有致;其气韵上不燥不争,静穆闲雅,一派平和。好的作品,不徒是看个外表,须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相比于许多热闹浮躁的展览,此展是个异数:文字可能识不得几个,但观之一过,绝对可以让你的心更加宁静。
当作品足以洗心,能不是好的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