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幽眠|哭蓟

  • 展览时间:2023/11/25 — 2024/01/07326
  • 展览空间:協力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写在《与幽眠》与《哭薊》之前


将“幽”与“薊”视为东西方绘画中的核心主题,这并不意外。“幽”可解为“幽谷”、“深林”或“扁舟”;“薊”可解为“薊草”“荆冠”或“十字”。这些意象不仅在卜實和里卡多·阿尔比耶罗的画面中有迹可循,且因夹带着明确的地域属性与文化特征,先于他们而存在。然而在我看来,两位艺术家所试图接近的远不止于这些。


卜實的画面蕴含一种象征性品质,应该是“象征性”的象征品质。当我辨认出火,却发现它带着极寒的属性;当我瞥见水波,它却静伫着;我寻得月亮时,它却散发黑光。我一次次被这些视觉陷阱吸引、捉弄,而后恍然,闭眼达观,若有所得。他成功地将我们引入“黑色”边缘,同他一起啃食被光虚晃的真实。


相较于卜實,里卡多·阿尔比耶罗似乎并不执拗于撕裂那份“不可见”,而是让一切可见显形,让沉睡的幽灵裹上新的面纱。他善于制造戏剧性——那惊人的一撇,让“泪”拥有多变的肖像,或光,或雨水。在含蓄的“痛感”中,“隐喻”跌宕为一种绘画的修辞学。


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之间存在着极强的张力,我试图借卜實曾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创作的一件装置作品——《黑雨》——联结“幽”与“薊”。在这场“黑雨”中,雨安静地叩击夜的幽静,它们面面相觑,却浑然不觉。希望此举动没有搅扰他们绘画中的思绪。


                                       郭俣,写于北京  

                                           2023.11.3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