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展览
这次展览,作品创作的时间远到18年近至上个月。受本科专业的影响我在大学时期创作时更热衷于去依托照片,在自己的摄影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绘画语言,也更偏爱强烈的光影质感。21年后就更加倾向关于色彩的表达。
例如早期的《波光》就是很典型的一张仿镜头虚焦的创作,到后来的《初雪赏枫日》和《同一片海》我或许就更想去追寻物体形体上规则和不规则,夸张和克制的关系。
《初雪赏枫日》是21年12月去太子湾公园看到后再创作的,脑海中的那片枫叶林,或似一条条连贯的河流,也是瀑布般倾泻。
后来在21—23年个人创作的重心更多放在《乐园》系列上。每张之间叙事性不强,更希望每张都是一个单独的小单元。例如《花楹树下》想表述的就是春天的下午,搬入了新家发现门口正好有棵蓝花楹开的正好,伙伴们也歇息会抬头观赏。《异乡人》《奔赴》《荧星》在叙事上会有些连贯;鹤使者来到新的海岛拜访,在准备乘船离开时伙伴冒冒失失的模样,以及回去后在岸帮巫女大人收集海上的残魄。
晴转多云是我最喜欢的天气,蓝天中散布着云,这种恰好的舒适感也或许是我画面中追求的。
—販賣机
上一篇: 链式反应 ENCORE
下一篇: 【心域⋅听山】—褚立民西藏行中国画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