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绿是自然万物之肤色,生命希望之象征。中国人对青绿有着独特的人文表达。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众多关于青绿的美妙赞颂,落实到视觉上,贯穿于中国的美术史的长河中,咏唱与表现青绿风物的佳作不胜枚举,中国最早的山水画《游春图》、唐代《江帆楼阁图》、北宋《千里江山图》、《江山秋色图》、元代《山居图》、明代《莲溪渔隐图》等都是以青绿为主要基调的时代佳品。这既是“笔墨当随时代”对现实美好生态的记录与赞美,也是中国人特有的东方审美、人文思想与政治生态的视觉表达。
青绿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符号被赋予了独特的思想情感,其文化指向更为多元,引发了生态学、人类学、 哲学、政治与宗教的多层解读。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并先后数次深入丽水调研,无疑,这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当代转化,是习总书记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把中国传统的自然人文主义纳入到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现实改造中。完美解读了人与自然,生命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底层逻辑。
基于对传统绘画经典、中国人文精神的致敬和以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的“两山论”的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上,2023年10月8日,徐州书画院开启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丽水采风写生活动,以现实主义人文思想,深入丽水境域,赴缙云仙都、朱潭山、鼎湖峰、岩下石头村,感受自然山水之美;入松阳西坑、陈家铺、杨家堂、松庄等古村落体会人与自然构建的生态平衡智慧以及传统生活空间与互联网经济的现代化转型;进景宁畲族自治县品味千年古刹的历史遗韵与独特文化生态下的人文风貌,书画家们沉浸于浓郁的,富有旺盛生命力的自然景致中,青(山)绿(水),自然成为我们精神追求与视觉表达的对象,大家兴致勃然,以各自的方式记录、描述、品味丽水之行的所见所闻,以现实主义行为致敬传统人文经典,以当代手法记录时代感受,践行“两山”理论!
徐州书画院
2023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