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曦作品展《重塑虚空》

  • 展览时间:2023/11/15 — 2023/12/25469
  • 展览空间:筑梦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前言


传统绘画是在二维的材质上塑造了一个“虚拟空间”,与之相对应的是建筑和雕塑类的“真实空间”。创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喜好,不断探寻所属于自己的“形式”,从这个角度讲曾曦是一个对颜料类材质使用上颇有才能的人,对于塑造“虚拟空间”敏感、细腻且情感丰富,原本他可以沿着自己驾轻就熟的绘画语言不断迭代深入下去,但事实上他不仅放弃了在美院研究生时期备受好评的画面图式,且从“虚拟空间”的制造者直接跨进了以镜面不锈钢为主要材料的“真实空间”中。这个转型的跨度之大是显而易见的,镜面不锈钢、菲涅尔镜片等材料首先是一个真实的“空间”,是立体的且具有独特视觉特性的,如果利用这些材料,就得首先接受这个空间的实在,并且重新领会新的形式与原理。

综合材料作品在当代艺术系统里已经成为一个惯常的存在,但多数作品还是停留在用不同的材料塑造、迭加基底,以求材质不同带来视觉的新意,但曾曦的野心远不止于此,镜面不锈钢等材料对于曾曦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类似画框的依托,而是一个更为虚空的场域,他要做的是对于一个既定空间的改造,在过去,绘画作品是依附于空间而存在的,但现在他的作品的基础就是一个独立的空间,这个“空间”带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它闪烁、流动、梦幻,可以想象曾曦在创作之前似乎在构建一个建筑,就像面对一块连通室内室外的玻璃,似乎什么都有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它面对的是一个丰富的虚空。

曾曦不是将在纸面、布面上的描绘变成了在不锈钢、环氧树脂等材料上的描绘,他希望拓展架上绘画的外延,也就是将原来与绘画本身无关的空间纳入进来,并进行一系列的重塑,

他选择了许多与自然相关的元素用其独特的方式纳入到这个空间中去,比如水滴、光等等,既不是具象的描绘也不是抽象的表达,更不是带有表现性的变形,曾曦在早期描绘“浴室”系列作品时已经积累下了对于空间不确定性气质的独特体验,现在他又将这种体验进行了空间转换,让其在更大的空间里成立,于是这个空间变得更加综合与更高的信息密度,以至于吸纳着观众的生命形式。

观众的“生命形式”来源于跟曾曦作品的互动,杨小彦老师将曾曦的作品称之谓“悬置的视网膜”,这是非常高明且具有洞察力的解读,每个观众的视网膜都与曾曦悬置的“视网膜”产生了链接与互动,甚至会打破大众固有的认知,比如在传统架上绘画中,大众对于抽象、表现等视觉语言形式是有一定抵触的,因为长期的教育与认知让他们觉得类似抽象、表现是一个非常高深的存在,但在曾曦的“物质”空间里,大家放下了前面所表述的惯常性解读,纯粹从自己在镜面中所感受的表象里去观赏或者思考,于是暂时遗忘了“抽象表现”。在过去“空间一方面是界定,一方面是环境”语境里,传统绘画的界定与空间环境的分割是非常明显的,但现在这个界限是暧昧的。

我觉得前面提到的“暧昧”是曾曦这么多年探索的结果,但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毕竟拓展绘画边界这样的事情在当下社会是难度巨大的,但曾曦已经稳稳的迈出了第一步,期待他在当代绘画领域取得较大幅度延展性的时刻,也许在那个时刻他已经不能被定义为“绘画”了。


 衣国庆 2023年10月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