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长和——吴季鸿书画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3/11/08 — 2023/11/14437
  • 展览空间:台州书画院
查看更多详情

吴季鸿最近又出版新作并展览,书法作品以外,增加了中国画山水作品四十余幅和篆刻作品二十余方,更加全面地反映出了他在书画篆刻艺术方面的造诣。作为艺术家,综合修养往往是决定艺术最后成果的主要因素。中国传统艺术向来重视各种艺术门类的互相借鉴、吸收、深化。季鸿的艺术成就正能反映出这一层深意。

书法方面,季鸿取法甚广,初学颜柳,求其筋骨完备,兼涉篆隶,继学二王、米芾,下笔跌宕多姿,于平整中有欹侧之势,此为筑基阶段。而后专攻草书,汉之章草、晋唐以来诸大家之碑帖,皆日夕研习,心摹手追。师法唐之张旭、怀素,宋之黄庭坚,元之杨维桢,明之王铎,其情也切,其心也专。

近年书坛,赛事频繁,季鸿时或参与。他三度入京问学,时逾五年,亦意在广交海内彥俊,弘扩视野,聆听高论。身处异乡,不辞寒暑困顿,临池不懈,   有助于砥砺志节。

中国画方面,季鸿曾在中国美院山水专业学习、深造,有名师悉心指点,临摹传统名作,赴名山大川写生,积稿甚富。季鸿的山水画作品明显具有传统技法,勾勒皴染生动,线条老辣沉毅,设色淡雅清润。注重画面意境的诗化处理。章法分布,尤其是留白可见其篆刻方面的功力。

中国文化,精深博大。一艺之成,须淹通而后能专精。由约至博,从博返约,乃学艺之普遍规律。季鸿深谙此理,故学书而外,且涉猎文、史、哲、美诸学科,精读名著,领悟奥旨,自谓浮躁之心稍敛,高华之气每至。

时下弊端:某一家某一面目之书法国画偶得高奖,则天下风从,十家百家皆如伯仲间,且有标为某某派而自喜者。常见昨日一面目,今日一面目,不时变换,掩卷思之,全是他家面目,而无自家躯体,遑论魂魄。季鸿学习书画,取法虽众,而用心不紊。可谓坚持雅操,一以贯之,不逐时好,不跟时风。纵观季鸿近年所作,笔力沉雄,使转灵便,气韵生动,骨力洞达,既有功力又见性情。

季鸿讷于言而敏于思,禀性耿介而又谦和。待人友善,乐于相助;小事不与争,常年不见厉色,人多愿交处。尊重师长,虽学有所成而略无矜傲之态。偶有疑惑不得解時,犹不耻趋庭叩问。对亲友,不以身贵而重,不以位卑而轻,相敬如一,此尤可贵。

季鸿新作辑成待付梓,又问序于我。遂作此序。


骆恒光

二O二三年十月二十八日于杭州晏如阁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