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作为一种眼光”——2013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 展览时间:2013/09/21 — 2013/11/20727
  • 展览空间:浙江美术馆1,2,3,4,5,6展厅
查看更多详情

  织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造物。人类用之裹身御寒,用之装饰居所,用之图腾祭祀,在悠远的生存相伴中,构建人性的胞衣,形成人类自我的身份。织物的编织从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上升到艺术门类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她一方面传承织物的属性与技法,另一方面又开拓着新的可能。今天,纤维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眼光,她已不再只是传统的手工技艺的编织连结,也不只是纤维性材料的造型与拓展,在它无涯的开拓之中,始终维系着人们对今日文化及生活状态的新思考。第一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以“纤维,作为一种眼光”为主题,邀约全球的纤维艺术家聚集杭城,以多彩的创造,彰显“纤维”在今日生活中的多重意义,呼唤全社会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家园对伟大的纤维文化的重视。

  本届三年展将由“经纬四方”“手与心应”“反者之动”“网络天下”四部分内容组成。“经纬四方”的第一部分将展出中国古代的缂毛与缂丝织物。中国的缂丝织物艺术曾在南宋时期呈现了其鼎盛与辉煌的艺术品质,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编织艺术的瑰宝。第二部分将展出6位艺术家的数码编织艺术作品。两个部分在跨越时空的两端,进行着隔空对话。“手与心应”藉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来讲述技艺在艺术中的活化与提升,提倡“指与物化”、“技近乎道”的东方美学理想。在当代纤维艺术中同样不乏坚守技艺的得心应手之作。这些作品深掘编织的内涵,将技艺融为天人相合的诗意之作。“反者之动”阐述了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这其中暗示了正面扶助与逆向批判都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革新动力。这部分呈现的是具有当代批判精神的纤维艺术作品,它们对历史建构和身份考察,对全球化和城市化弊端,对现代消费现象进行深层的反思。另一方面,“反”者又为返回之返,返回事物的本源,汰去历史的粉尘,追溯事物的根本。“网络天下”指向艺术家们正进行着具有实验性的新纤维艺术创作。他们将视觉、声音、时间、空间、生物、感应、光与环境、数字信息之中的纤维形态抽离出来,以前所未有的生动姿态融汇在创造中。作品既是生动而充满锐意的展示,又是对纤维艺术跨媒体、跨文化的综合未来的热切期盼。重返作为纤维艺术起源的传统编织世界,追问指与物化的手艺与思想,凝聚创新驱动的犀利的批判眼光,关怀生态环境的未来建造,形成本届展览的主题链。

  本届三年展共计展出自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等16个国家的艺术家共计49人的186件作品,其中浙江美术馆主展区为106件;丝绸博物馆展区为古代缂丝缂毛作品30件,数码编织作品约50件。

  纤维艺术从传统手工编织、机织、大型塑造、工业化生产到数码编织,新材料、新技术等运用日益多样,其具有时代创意的实验性特质,促就了它与时代文化、科技、产业多方面的关联。正是由于这种关联,使纤维艺术具有深入社会的批判精神,成为当代文化境遇的反射镜;正是由于这种关联,使纤维艺术与科技、产业有着亲密接触,为我们展示了纤维艺术在未来城市和文化创意中广阔的前景。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将成为跨越国界的当代艺术的实验舞台,也将成为杭州城市生活和文化品质建设的艺术与思想的发动机!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