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务农的艺术家劳丽丽,她的生活与艺术实践,在在跳转于田垄与城际,并影像、声音的形式,诠释人与自然相互连接的复杂关系:在对抗与共存的人地互动中,劳氏以精妙的观察提取出人与自然的意念,从另类的视角发掘被遗忘的记忆碎片,这些从自然而来的启示与得着,构成了是次艺术家个人展的表达母题。如同展览题目“光明却没有背离黑暗”是反写《浮士德》名句“黑暗孕育了光明,而光明却背离黑暗”,艺术家在同题作品中,藉着对昼夜轮转变化的郊野之窥探,思考在黑暗中孕育的生态,直面各种生物的生存之道,而物种之间相互牵制的依存关系,亦启发艺术家反思人性社会中设置善恶的标准。展厅亦力求通过设置帘幕传递影像的方式,在光与暗的不同房间架设转换的桥梁。不同于强调身份属性与介入行动的香港艺术家,劳氏的作品倾向于从更宏观的结构(人与自然)或更微小的切口(个人成长经验)展开浪漫化的想象,《飞行备忘》是流动影像中的飞鸟结尾戛然化作剪影,在人类的生活痕迹中成为他者可叙述的故事或遗忘;《朝颜》中重返童年时待过的公园,对园中牵牛花的怀恋与童年关于母亲的记忆相连,而那些关于关系的牵连、被久疾缠扰的伤痛情致,柔软地隐匿于这些抒情的影像背后。艺术家显然不希望这些复杂暧昧的关系被解决为单一象征层面的对照,因而留下的是关于希望的美学与诗意的抵抗。我们亦将在艺术家新近的绘画作品中,感知她笔下那些多年来与人依存的,有毒性的动植物风采。
上一篇: 问道启新——李奇书画篆刻作品展
下一篇: 翰墨留香 共抒爱国情——汕头市白沙知青书画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