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物】“物”这里是“物质、材料”,即材料之美;也是绘画对象,即自然物之美。艺术家对“物”的创作,传统艺术注重“物对象”质地感觉的再现,现代艺术突出“物媒介”本身的表现力,在符号美学中是“对象、媒介、载体”的艺术表意。
【内观】从一个画家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画与品”“品与格”“视与觉”的含义。这不仅是艺术家对生命真实的体验,也是艺术对内心世界的再造,更是艺术家的文化涵养和人生体悟。通过创作,艺术作品从“因视而觉,到因感而觉,再到因觉而悟”,最后表现为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心理历程的真切描述。
【图像】在这里是指简单的艺术图像,艺术家把生命真实,通过艺术创作由图形构成图像,是艺术作品的绘画空间。当然我们也可以借用艺术图像学里的图像生产、图像分析,揭示艺术图像中的象征意义、文化体系和思想观念。
这里,我们没有去探究艺术与物、艺术图像学,更多的是作品的叙事表达,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作品的画面呈现,因此展览定为《叙物×内观×图像》。本次参展的三位艺术家,胡凌昊的国画,张颖和王馥荃的油画,分别从山水、风景、人物等不同生命体验和角度,以内化的方式去观察宏观的景象,从具象的表现续接到微观的陈述,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前进中构建出一个个跨越时空的邂逅。从胡凌昊《叙物×镜与境》里的虚静之心,王馥荃《叙物×清净》中的守静之心,张颖《叙物×屿》里的物我之心,可以看出,我们在倾听艺术家们内心的声音,观赏他们的生命体悟和精神传递。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家创作是观我、观自然、观他者,从而自省。这种自省,是停止外视、屏熄躁动、向内收摄、宁心静气的反观反视。它不仅是最自由的语言,更是精神向外的呈现与表达。而青年艺术家们,是最具创造性的群体,有着向外发散的动能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