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彦清的绘画实践从来不以紧密围绕具体的人事物或特定故事展开,画面本身永远覆盖着氤氲的结界。这基于她多年国画训练中对用笔姿态、晦明变化的感受,将这种编织画面的技法应用于油画创作中呈现出一种轻薄却交叠的状态。不以颜料堆积,而是以构图、线条创造事物间的秩序增加画面的纵深,建立出一个个漂浮同时丰满的片段和场景。画面生物于她的绘画系统中,展现了更为张开或闭合的拓扑结构,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演变为非常规的张力,最后生成了可能存在的多重错位与拼合的不稳定新形态。
“像看待一个石头一棵树一样看待人”是裴受到人类学家蒂姆·英戈尔德(Tim Ingold)关于如何与周遭分享一个超越人类(more-than-human)的世界的思考启发,对自己创作的感受,展题来源于此。展览“石头、树、人(Beings that grow out of the time)”将这种对事物的理解以并列句式呈现,这些形象并不直接来自于裴作品中的画面元素,而指向的是不同生命意象同时出现在画面中的状态。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基于事实基础的相互依存,而是在种种切片般的冲突之中汇合和交错,显示出不同时空中的多重面貌。由一个漩涡般的动物或植物图像开始,逐渐生长为一个聚集体(aggregate)。我们常常将自然物质世界与文化意象相关联,但自然存在不是因为观看才产生的,观看所能产生的是对自然的感性联想。这些事物在裴的联想中逐渐衍生,繁殖出新的事物,不再以本身的“色相”存在,而是被重新“着色”。在另外一个层面看,生命的时间节奏也逐渐建立在这种事物结构属性中。“石头”、“树”、“人”作为不同生命长度的存在,也展示了时间线上的延绵潜力。时间的节奏似乎因此被转换为了不同空间,经过对形态的编织,事物不断坍塌、绽放、蜷缩和追逐,无尽的变化接连发生,生命只能获得相对的运动和静止。在每个时空中,我们(以及其他物种)都必然联系,并且纠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