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灿烂——王克举花语主题油画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3/09/24 — 2023/11/26337
  • 展览空间:鸿美术馆(上海馆)
查看更多详情

王克举的油画《黄河》长卷作品近些年很是在美术界火了一把。他出生在黄河流经的地方,从小就对黄河充满了情感。他真正画黄河虽只有数年,且以艺术行旅的方式探寻黄河之源,但他的艺术创作从来没有离开黄河主题。他热衷于,也习惯于到偏远的乡村、山野和江川写生创作。实际上,这些旷野艺术之作,都没有离开对黄河的精神寄寓。在那些远离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地方,他寻觅油画艺术的探索之路,更通过这种行旅探寻油画艺术的精神归宿。自然给了他鲜活的视觉体验,他也在这种视感经验的不断冲刷中汲取精神和艺术养料,逐渐形成了自己融自然色彩与结构分析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貌。


大自然,野风景,陶冶了克举的性情,也铸造了他风景的宏大叙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身边细琐之微的漠视,他情感的细腻正像他对色彩微差的辨识一样。大风景的天宇、远山、旷野、河流,固然构成了他画面上的结构大线;但田野的麦浪、林间的花丛、山地的野菊,同样能够激发他的创作热情,给予他丰富的想象。其《梧桐花开》的画面,是大风景的结构,但填充其间的却是绽放缤纷的梧桐花朵。其《樱桃花开四月风》的画面,山峦叠嶂,烟村雾霭,但他实际描绘的却是近前绚丽的樱桃花丛。可见,克举兄粗犷的大风景里,从来不缺乏这种细嫩的娇艳。他的大风景的野性,他的浓密深重的画面大结构,也从来不缺乏这些浓艳娇美的天物。或许,这些天使之吻的艳丽,才是他创作山野风景的真正动力,那遥远的灿烂啊!


展现给人们的这些山野之花,和人们熟悉的西方美术史中的静物之花很不一样。因为这些娇艳之姿,并不只是妖娆,还有和克举的画风一样的朴素、明丽和刚健。甚至那些开遍山坡、绽放幽谷、含露沐曦的荒花野木,仍呼吸着那杳无人迹的清新空气,仍保鲜着那没有被现代文明污染的纯净色彩。重要的是,这些遥远的灿烂,被他鲜明的风格语言结构着,仍能够让人们一眼辨识出只属于克举的绘画范式——即使是妖娆,依旧体现着画家用笔的粗朴和沉着;即使是秾艳,依旧体现着画家对色彩互补性与对比性的自如运用;即使是局部特写,依旧体现着画家对画面整体结构的建造,具有宏大叙事的骨架。这些画作并不因尺幅小,而微观;也不因染指花草,而显得格局小,粉嫩。



如果说花草之美是人类感觉意识的一种先验,那么克举所画之花就不完全是自然之相。人们熟知以香草美人而折射屈原高洁的《离骚》,更熟诵“感时花浅泪”映射杜甫忧患的《春望》,中国文化的花语早已为这个民族的审美深埋了一种高华的隐喻。王克举的这些花木既是他对自然的讴歌,更是他大风景叙事的另一种表述。因为这些花的绽放、木的吐芽,都是他对自然敬重并融于自然的随心之写。他在自然山野牧放的心灵,其实都来自他对历史与文化的沉重思考,乡野的灿烂也都成为他审视现代文明的一种精神远望。唯其如此,他才在那简陋粗朴、枯燥乏味的旷野行旅之中获得一种心灵的牧放和艺术的纯粹。


文/尚辉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博导

2023年9月2日于北京22院街艺术区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