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聊斋》诗书展”自序
书法、诗歌和小说都是我的爱好,也都长久陪伴着我的生活。古稀之年,精力渐衰,而这些伴随自己精神生命的内容依然萦怀晨昏,难以舍离。一些最重要的文学作品尚未通读,则成为缺憾,故我不时进行阅读的补课。近时以通读《聊斋志异》为一快事。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在以往的文学史评述中,可能因为它是小说合集,而非整部头的长篇,故而未被列入以长篇小说为标准的“几大名著”系列;又因它纯为文言,在以白话文学为主流的现代文学史观念中,它甚至还不如《儒林外史》受到重视。但《聊斋志异》所表现的社会生活之广博,作者观察体验之贴切,艺术想象之浪漫无羁,谋篇布局之匠心独运,文笔之精陔爽快,实不亚于任何古典名著。蒲松龄是一个终身生活在民间的文人小说家,对世道人情的体察,使他的作品充满俗世生活的普适与隐秘。蒲翁之作,超越时空,意义恒永,而在变幻的时代环境中阅读思考,又每见新义,其人文思想和人本思想,可以经受长久的人心检验,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
阅读间得诗三百七十五首,既是读书纪要索引,也还有些对七绝的尝试玩味。诗稿写出后,得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与淄博美术馆、淄博书画院、蒲松龄纪念馆美意邀请,促使我与夫人刘林各书拙诗,合成七十件,尝试真草隶篆简各体,以为此次展览。笔墨生涯,漫漫长途,如何在进入晚年之后依然保持文化热情和表达兴趣,如何在坚持学习书法的同时,也加强对文学的融合,是我们经常思考的话题。这次,夫妻联手,在蒲松龄故里举办展览,既是我们晚年生活中一件幸事,也是我们切磋琢磨,相濡以沫的生活披露。
上一篇: 吉箑纳福——全国扇面画邀请展
下一篇: 李世洲——冰之幻想曲系列
最新展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