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景观——黄戈创作历数

  • 展览时间:2015/08/15 — 2015/10/13761
  • 展览空间:北京虹墙艺术画廊
查看更多详情

  对艺术的认知,犹如水中捞月,莫衷一是。然而,就当前的中国而言,在作品中营建一处自我想象的世界,用来影射现实——或者至少影射现实的局部,比起那类云山雾罩的创作,无疑是更加有效的方式。

  黄戈毕业于名师集结的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秩序》系列和《染色体》系列是他毕业前后相对成型的代表作。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并且从他个人的创作角度来说,这两个系列还是比较完善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黄戈以现实世界为原型,在画中仿造了一处似乎可以无限复制的世界,并把各种异质性的社会符号搁置在内,因此,观者也可以从中感知、获取或传播复杂的信息和情绪。

  《秩序》、《染色体》系列里的主体人物形象,源自时装店用于展示衣物的人体模型,但黄戈并没有直接再现它们,而是变异了它们,在种种外部环境表象的映射下,人体模型的物质属性发生了变更,原本木头的质感消失殆尽,最后成为曲折地反射周围物件的某种半透明载体。突兀地闯入画面的坦克、莫名其妙开来的战时救护车等等这类本不该出现的物体,在黄戈的作品里也彻底丧失了原来固有的金属感,最终沦为塑料般的儿童玩具。而处处安放的旅馆灯箱和洗脚屋广告牌等等商业社会元素,也混迹在他仿造的严谨而富有规律的空间中,使最初井然有条的世界开始变得杂乱无章,这其中当然隐含了黄戈对现实世界的感知。

  除了物体质感的异变,空间的无限延展也是黄戈这两个系列作品显而易见的另一大特点,类似于埃舍尔虚幻矛盾的世界,好像有什么不对劲,似乎又十分合理,说不出所以然,亦如数学中的无理数,可以毫无理由地永远自我循环下去。黄戈通过建构无限的复制型空间,使世界的秩序悬吊在真实和谬误的临界点,因此,试图探究或想象现实世界的真相,就如同在用梦一般的感觉系统去证明设定的命题,很难获得在现实世界里通常唾手可得的实在性。可以说,黄戈在艺术中虚拟制作的秩序,不仅将真实和谬误链接起来,还进一步将它们不时地分割开来,既承担了谬误的非实在性,又从现实世界里借来了源源不断的缤纷形象,因此黄戈画里表象的充实其实暗示了社会无尽的虚空。

  至此,《秩序》和《染色体》两个系列在表达上已颇为充分,对黄戈来说,似乎不再具备更深远的发展空间,为了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摸索创作的方向,黄戈在他随后的创作求变时期,画了一批略具卡通色彩的作品,只不过黄戈本人的认识从一开始就很清晰,他知道这批具有卡通色彩的画作,只是他创作生涯中一个短暂的试探。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消费品和流行文化领域借取题材来进行创作,是严肃绘画领域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尤其是日本动漫,对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成长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青年来说,无疑是一种再真实不过的记忆,所以它自有它的存在和表现价值,只不过艺术家须要审慎地涉猎它们。以黄戈画中频频出现的高度近视的卡通人物阿拉蕾为例,她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流行程度,可堪媲美阿拉蕾的作者鸟山明的另外一部动漫《七龙珠》,阿拉蕾全无心机,四处闯祸,经常破坏地球,破坏月球,更无视法律。黄戈选择阿拉蕾,相信他选择的不仅是阿拉蕾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阿拉蕾的行事方式和价值原则。黄戈通过卡通题材的创作,把自己从《染色体》系列和《秩序》系列中解放出来,并不是说卡通题材本身没有可作为的空间,而是通过卡通,黄戈表明了一种他可以摆脱过去的态度。

  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探试,黄戈最近创作的作品出现了许多新的气象,画面的气息略显冷漠,画面很薄,展现出冷静和理性,涤除了许多不必要的形象元素。画面最显眼的是黄戈描绘的莫可名状的虚置场景,例如植物背后不知出处的烟囱,桃花旁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被不祥的云彩所遮挡,仙人掌投影边空无一人的小型公共汽车,广角窥视镜头下的图书馆,窃取街头垃圾箱食物的大老鼠,仰望一群热气球升空的不明人物,都是更具有超现实主义意味的仿真景观。

  在这批近作中,黄戈发挥了他善于创建仿造场景的能力,建立了一个跟现实迥异的世界,用来唤起观者对现实世界的遐想,以便感知现实世界对个体的限制。仿真,其实是指艺术家仿造外来形象,但不表现它的来龙去脉,唯一关心的是它的产生是否与我们的现实息息相关,于是它才最终形成景观,而景观说的是那种能够反射或折射镜像的世界,是对现存秩序话语的含沙射影。

  回到画面本身而言,特别是相比较于他以前的秩序世界,黄戈近年创造的空间基本上抛弃了曾经吸引眼球的立体元素,色彩方面也远离了闷不透风的工业属性,开始走向更加明朗和轻快的作风。然而明朗轻快的色泽在画面上可能并不友好,荒诞不经的表象世界其实暗藏了现实社会的隐瞒、欺骗和侵蚀。例如画面上出现的烟雾,一方面说明其中暗藏危险情绪和敏感问题,另一方面烟雾也能够成为掩耳盗铃的庇护工具,浓烟中的人士既是危险的操纵者也是问题的受害者,他们制造麻烦,同时也为麻烦所困扰,被蒙蔽的他们不可避免地处在无法摆脱的矛盾中,或许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烟雾笼罩的混乱中寻找自我心理的平衡,然而,最要命的是旁观者清。

  万有引力定律认为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越远,二者的引力就会越小,当远到一定程度,两者便会相对逃逸。黄戈《渐行渐远》画中背对观者的人物,不知他在遥望漂浮上升的气球时,脸上是何种表情。如果种种对立不再相互依存,那么世间的一切都将分崩离析。值得注意的是,黄戈的这批近作都选择了平薄的画面,回应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如同几百年前伟大的航海时代到来一样,迫使人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认识世界,只不过在发展进程中的任何变革都会伴随着巨大的伤痛。航海时代以漫长的三个世纪的物种大交换带来了疾病和侵略,而现如今的时代,种种正面负面的事物都处在快速浅薄文化疾驰过后的滚滚尘烟中,它们隆隆作响并准备深夜来袭,不再给人以考虑和停顿的时间,似乎预示着在今天互联网统治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将在不怀好意的驱动下以平薄的视觉形象侵扰社会。

  从中可以看出,黄戈近年的绘画,隐含的观念和意味更深,平薄之中蕴藏了社会所指,可以说,不论是处于秩序之下的混乱,还是处于不安之中的侵蚀,或者是永远难以维持平衡的仿真,黄戈都已建立起了一批坚固的形象和数处缥缈的景象,它们在发出自己低沉而且持续的声音。



黄戈

1983.5 生于海南

2008.6 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展览

2007.3 中山大道西55当代油画艺术展 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 广州

2007.10 第二届新青年艺术大展 广东美术馆 广州

2008.6 美丽体验 季节画廊 北京 新加坡

2008.9 “热气”当代艺术十三人展 广州

2008.9 小洲村艺术节 广州

2009.10 “开放的表达”—2009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二等奖 明园艺术教育奖 刘海粟美术馆 上海

2009.12 “种植计划”当代艺术展 广州

2010.1 目眩神迷——新时代动漫美学展 广东美术馆 广州

2010.5 中日韩交流展第8回展 大邱美术馆 韩国

2010.9 《木偶人的剧场》个展 虹墙艺术画廊 北京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