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田种诗 图开华章——唐诗百砚洮砚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23/07/20 — 2023/08/04637
  • 展览空间:兰州市博物馆
查看更多详情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关于文化自信,文化强国会议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丝路故事,黄河故事,营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氛围,兰州市博物馆计划于2023年7月20日——8月4日举办《砚田种诗 图开华章——唐诗百砚洮砚艺术展》。

甘肃洮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流传广泛,家喻户晓。为弘扬、传承、记录甘肃洮砚独特的文化及唐诗艺术,工艺美术大师、洮砚州级传承人李江平老师运用传统技法与现代工艺,充分利用洮砚特有的性质雕刻出唐诗系列砚台一百方,生动再现了杜甫、王维、李白、李商隐等唐代著名诗人的诗书意境。构思巧妙,技艺精湛,刀法细腻,纹样灵动,有独特的时代性、纪念性、艺术性、创新性、观赏性、永久性于一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其主要是通过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历史意义和价值。它的价值会从不同角度给予国民以启迪。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让人们了解历史的需要,更是让社会上的优秀创新型人才用新视角,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去推动,去策划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精神和理念的代表性工艺产品,让传承人的作品得到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李江平,1986年5月出生于中国洮砚之乡甘肃卓尼县李氏制砚世家,州级传承人,全国青年非遗扶持计划首批入选传承人,自幼师从三祖父国家级非遗项目洮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茂棣先生和中国文房四宝制砚大师刘爱军老师。书画师从兰州大学李恒滨教授和西北师范大学史忠平教授。

作品荣获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奖项70余次,被国家级、省级、市级博物馆、院校及非遗中心收藏30多件。申请国家专利3项,发表论文10多篇,出版《唐诗系列洮砚百品》学术专著。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