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两年前,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策划和主办的“耕读家风——郭莽园、郭青、郭伊岚作品展”,先后在琼海和广州展出,好评如潮。后来,郭伊岚同学又在她就读的中学举办了第一个个人展览,反响热烈。今天,郭伊岚的第二个个展,又即将在广州水墨村美术馆拉开帷幕,我们对此抱持的期待,可谓热切。
如何解读郭伊岚的艺术?我用了四个字来概括:诗礼传家。
为什么是“诗礼传家”?
在我看来,古典国画的特点,便是这四个字“诗礼传家”——诗,境界、意境;礼,规范、法度;传,传承有绪;家,强调传承的正统性和私密性。用这四个字来解读郭伊岚同学的国画特点及习画经历,是十分贴切的。
先说“诗”。诗者,非诗歌也,乃诗意也。郭伊岚的作品,诗意盎然,境界高迈,读来喜人。再说“礼”。郭伊岚的国画,合乎正统的国画规范,如重书法用笔——她紧守中锋;又如重传承,她笔笔有来路,清晰无误;还有,重题跋,郭伊岚的国画,题跋从不缺位,少则数语,多则百言。接着说“传”。郭伊岚临画不辍——临摹是学习国画的不二法门,不仅仅临其祖父郭莽园先生,也遍临历代国画诸大家,所以,她的“传”,不仅仅是“家传”,还有“国传”。最后说“家”。国画学习,强调传承的正统性和私密性。多次亲见郭莽园先生手把手教郭伊岚画画的场景,令人动容。强调正统性,目的是确保国画葆有流动而统一的文化公共性,所谓“大道攸由”;强调私密性,是希望能够彰显国画的个体生动性。
“要培养最优秀的人才,幸福的童年必不可少。”郭伊岚太幸福了。这种幸福,我想很大程度是国画学习带来的,其中的奥秘,自然与“诗礼传家”密切相关。
此外,还要感谢这个重视素质教育的时代,美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中小学为孩子们营造了更宽松的氛围,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使伊岚成为一个自我赋能、自主成长的人,能够自由的挥洒她的艺术才华。
“艺术家不是像他的生活那样创作,而是像他的创作那样生活。”我们相信:郭伊岚的作品,有多温暖、绚烂、纯真,她的人生,就有多温暖、绚烂和纯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