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胡佳藝收到正式邀請來澳參加駐場計劃並舉辦展覽。這駐場計劃發生的時間適逢全球疫情緩和,各地逐漸復常。澳門的街道再現遊客的蹤影,其中絕大多數來自中國內地。為了保持其使命感,以及藝術家而非遊客的身份,胡佳藝發現自己「盡量不說話」,指著想要的東西,「利用手勢」來傳達意思,以致「人們可能認為我是又聾又啞」。其沉默寡言令她對周圍環境的聲音更為敏銳,她記錄了熙來攘往的街道的聲音,用作錄像作品《逆時針》(2023, 7'45")的聲景,是展覽中展出的三件作品之一。展覽中的第二件作品是由一套盔甲的元素組成,這套盔甲是用來在展覽空間中進行實體表演。在《逆時針》中暗示時間倒流的背景下,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於胡佳藝對中世紀騎士所穿的盔甲之迷戀。訂製了一套盔甲後,她發現盔甲確實非常沉重,嚴重限制了行動力,令其無法以設想的方式行動。盔甲的設計是為了保護穿戴者並作為其防禦屏障,但胡佳藝發覺盔甲最終是一種束縛,不僅僅是防礙移動,還囚禁著身體。這促使她重新思考如何將盔甲作為一種表演作品的工具來管理。但正如她的習慣一樣,她堅持不懈,每次跌倒都會爬起來,推動自己去落實行動。胡佳藝的表演反映概念的模糊性,測試具良好意圖的概念卻發現缺陷的實踐性。
上一篇: 水墨芳华——余险峰 刘秉贤 柯大兴中国画作品展
下一篇: 失眠圆舞曲—刘瑜个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