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象外——任仲泉山水画艺术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3/06/02 — 2023/06/28341
  • 展览空间:山东省文化馆二楼聚雅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峰高无坦途,志当存高远
写在《超然象外—任仲泉山水画展》开幕之际
张宝珠
山东泰山国画院院长、著名当代山水画家

我与仲泉是师生关系,根据教学需要,他邀请我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担任山水画高研班导师,自2017年秋季开始至今,开设了三届山水画高研班,我们一道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因材施教,孜孜不倦,使之在技能、眼界与学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一直强调“尊重传统,正法传承”,回归民族文化正脉,重新重视国画之笔墨内涵以及构筑这些内涵的传统基本功,这便是“正法传承”的意义所在。从艺几十年来,我始终认为一名画家要拜两位老师。一是古人,也就是所谓的“师古”。“学不师古,如夜行无火”,要学会从古代大家那里汲取艺术营养,最好找到一位在感觉上与自己心性相符、风格追求相通的古人,孜孜不倦地去学习、去钻研。二是自然,即是“师造化”。闭门造车肯定出不来好作品。要坚持写生,真正走进自然、融入生活,从自然中挖掘美好的事物、从生活中发现感人的片段,用这些组成的画面才能真正震撼人心。 仲泉最初非常重视临摹,通过大量临摹研读宋元山水,打下了山水画坚实的基础,同时进入古人的灵魂当中,去感受古人绘画的状态和心境,继而根据自己的体会来审视自己的绘画风格,使自己的绘画思想得以提高升华。

中国山水画是非常注重意境表现的,意境表现并不仅仅是眼见的实录,而是“受之于眼,游之于心”的心灵感悟的化境。仲泉多年来一直重视写生,因为长期生活在千佛山与泰山脚下,依山为伴的长期观察与体验,加之不间断地游历名山大川,不同景色的风光在他的作品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笔墨线条与彩墨和谐交融之间苍茫山水的雄浑气息迎面扑来。我们也多次和高研班全体学员一起先后到泰山岱庙、桃花峪、孔庙、孟庙、济南南部山区和莱芜等地进行了写生活动,创作了大量写生作品。

写生重在目识心记,取山川之气象,收纳丘壑之灵魂。山水画要描绘天地之间旷达的林泉景象,单凭一纸速写和写生小品不足以收罗万象而尽之,应取法在形之上,在领会自然的基础上操笔勾勒,形成笔墨状态之线面。在这一点上,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石鲁诸位大家均已通过各自的视角给我们提供了典范。

山水画的创作,要始终强调用笔和用墨。中国山水画的几个高标准:一是“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这是将中国山水画史上三个顶峰合为一体的思想。其二是“夫画者,从于心者也。”这是将外在标准向内在尺度转化的理想。前者重的是传统,而后者重的是心灵,两者缺一不可。山水画的传统技法要和现在新的技法相结合去创新,仲泉做到了这一点。他在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继承中国传统山水画造境所蕴含的文化哲学审美方向和笔墨语言,坚持外师造化和搜妙创真。并将长期进行油画写生中的欧洲油画印象派所倡导的“光”、“色”作为绘画追求的理想,坚持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长期致力于水墨山水写生与创作和风景油画写生与创作,并进行油画和艺术设计所蕴含的形式美与时尚性深度融合的探索。将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当代人类审美理想和需求相结合。能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探索,守正创新,产生了一批建党百年的主题创作,从不同角度讴歌了党的丰功伟绩和表达了对祖国新时代精神的礼赞。

当今中国画发展的一条重要任务是“正法传承”,因此我们必须要探本朔源、研究历史、尊重传统、相信经典,只有踏踏实实地修养身心,扎扎实实地磨炼笔墨,开拓视野,提高认识,中国画才会有更加长足的发展。

峰高无坦途,志当存高远——此语与仲泉共勉。希望他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同时,也祝贺本次个人画展取得圆满成功!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