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藏——王小椿纸上雕塑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2/04/29 — 2022/05/20481
  • 展览空间:天一阁云在楼
查看更多详情

前言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它将人类的思维活动物态化,使无形的精神得以赋形。不仅如此,当我们开启阅读活动的刹那,无疑也是在阅读者的脑海中激活起新的思维和精神活动的过程,从无到有,万象倏起,它岂非也是传承千年的一种神奇电脑?人的精神化现为文字,又通过文字阅读再次复活出虚空的存在形式——思维与观念。这真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文字和书籍本身,岂非正是“掊五蕴,泯空色,搅万异为一真”的呈现?数十页素洁的纸张,以最简洁的形式容纳了万有。

 

妙色凝玄,归于一真。王小椿先生的创作,正是基于对书籍和书籍物质形态的深刻认识,用现代的艺术语言为其赋予新生命的一种尝试。从物质材料上来说,他所使用的,是最传统的普通的纸张,并无新异之处。然而,正如文字的创造是破空而来凿破乾坤,他的纸书创造也真实的用破作为手段。以火攻纸,是一种破坏性的方式,独孤本兰亭的回禄之灾令我们看到了火对文化的毁灭性打击,但同时却又看到火烧本的异样之美。因此,反过来看,火亦可以如刀如笔,当它彰显出工具性的一刻起,就重新恢复了先民刀耕火种时代对火的工具认知。

    

以破坏、毁灭来塑造,也可以视为佛教哲学中成毁观念的一种奇异的物象阐释。成也是毁,毁居然也可以是成。艺术的本质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观念的外化,它更是人天之间的一种神秘的聚合。以火攻纸,当然也需要摸索各种烦难的制作技术。这种克服和攻治的过程,于小椿先生而言,也更是一种修行。他在无中寻觅有,在心中寻觅真如。藏在璞中之玉,是真有,小椿先生的纸上作品,却是包孕于空无,藏于纸中,借艺术家之手让他们化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凿破混沌的神通?

        

人类之伟力,能通虚实,彻天地,而又将无穷变化存乎一心。书籍如此,小椿先生的纸上雕塑作品也是如此。数层泛着素雅洁光泽的纸张,居然浮现出立体有形的像。无相与有相,无疑也是一种可以转化的过程,但小椿先生的作品更让我们看到,无相才是本质和归宿,人心才是一切幻化的根本!

 

韩猛

2022年3月18日于中央美术学院

最新展讯